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XX年经验总结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1、改革开放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我们都学过马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谋求发展光靠赶超的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发展目标。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发展理念也随之经历了不断突破和升级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预示着我国发展将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就。2、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不创新是死路一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改革开放后长期依赖投资、出口和劳动力供给,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仅仅依靠传统发展动力,继续沿着老路走,已经很难走得下去。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第1页共4页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正在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一个很有趣的街头调查显示,现在外国人最想从中国带走的特产是什么。是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高铁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科技含量了。在中国我们可以几个月不取现金,3个手机用户就有2个在用移动支付,只要有手机就能看病、下馆子、叫外卖,不论你在菜市场、加油站还是路边摊,是买衣服、买汽车还是买房子,统统都可以移动支付。如此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近年来,我国在大飞机、重型汽车、智能机床、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领域已成功走出创新之路,在创新的引领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我国经济向高质高效发展靠创新实现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在发展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质量,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们已经世界是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质量高。近年来,海淘已经成为消费新潮流,我们去日本买马桶圈、美国买macbook,法国买香奈儿、lv,瑞士买手表,我们的新生代父母从亚马逊、考拉、京东、淘宝等平台买母婴用品,为什么海淘会成为一股热潮。难道我们中国不生产这些产品吗。当然不是,还是因为我们有些产品质量不高,就影响了国人对国货产生了总体上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在发展中还要讲效率、要保持生态平衡。目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电解第2页共4页铝产能已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企业亏损面超6成;十二五期末,中国汽车产能已超2000万辆,产能过剩数百万辆,很快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合金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电石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