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六)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图表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五四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有学者认为,政治模式有效推动近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维新模式(君主立宪)——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C.毛泽东模式——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D.邓小平模式——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与时俱进”要求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A.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B.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强调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B.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D.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在2010年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讲话指出,要明确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分清主流和支流。近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式出版(1949年—1978年),这部书的的主线和主流是A.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和发展B.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D.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