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新华月考)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D.Na在Cl2中燃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为没有得氧或失氧解析:选B。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A项错误;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Na和H2O的反应虽然没有离子参加,但有离子生成,所以是离子反应,C项错误;有电子转移(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a在Cl2中燃烧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2.(2020·苏州模拟)下列过程中颜色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A.银白色的金属铁研磨成铁粉后变成黑色B.新切割开的金属钠的表面由银白色迅速变成暗灰色C.红棕色的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得到无色气体D.浅黄绿色的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解析:选A。A项中发生颜色变化是光学现象,属于物理变化;B项中金属钠被氧化为氧化钠,属于化学变化;C项中NO2通过装有水的洗气瓶后生成了NO,属于化学变化;D项中氯水久置变为无色是Cl2+H2OHCl+HClO平衡不断右移的结果,属于化学变化。3.(2020·沈阳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9~10-7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解析:选D。A项,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胶体仍为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4.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解析:选C。A.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B.粮食酿酒的过程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C.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D.铁的冶炼是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2O3+3CO=====2Fe+3CO2。5.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CH3COOK的质量为98g·mol-1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g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mol解析:选C。1molCH3COOK的质量为98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微粒的质量约为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两个碳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碳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mol,D错误。6.下列实验操作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解析:选C。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0-9~10-7m,胶体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0-9m,可透过半透膜和滤纸,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7m,不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与可见光的波长相当,其对可见光线有散射作用从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很小,对光线的散射作用非常微弱,故无此现象;萃取是利用了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与分散质粒子大小无关。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HCl和1L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H2和14gN2的体积相同③28g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同温同体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