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Ⅲ标段围堰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兰州市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嘉峪关项目经理部2011年9月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2页围堰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嘉峪关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2.《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第三标段》施工图纸3.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及环境二、工程概况嘉峪关市南市区至新火车站道路工程(二期)Ⅲ标段桥梁设计起点K1+983.460,终点K2+196.540,全桥长213.08m,桥梁横断面宽38m,即:2.5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2m(设施带)+11m(车行道)+1m(中央分隔带)+11m(车行道)+2m(设施带)+3m(非机动车道)+2.5m(人行道)。该桥为城市主干道(Ⅱ级),设计车速为50km/h,双向六车道,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0kN/M2。桥型采用2×22.5m+32.5m+50m+32.5m+2×2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共设置三联。全桥按分离式两幅桥型截面设计。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墙式墩。承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矩形截面。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每墩设10根桩,桩直径为1.2m,桩长为15m,桥台采用U型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全桥桥面铺装采用厚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现浇梁顶设8cmc40混凝土调平层,桥面铺装层总厚度为17cm。三、工程地质情况桥位处地层较为简单,桥位处均为大厚度卵石层。卵石为青灰色,一般粒径8~15cm,最大粒径50cm左右,常见为漂石,粒径大于2cm的骨架颗粒含量基本均大于总质量的70%,成分以石英岩、花岗岩、砂岩、等硬质岩第3页共12页第2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2页石为主。颗粒间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圆状,骨架颗粒间以中粗砂充填,充填饱满。稍湿-湿、中密-密实。本层层面埋深为0.0~2.5m,层面标高1618.30~1635.16m,最大揭露厚度20.8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工程区卵石层厚度大于200m,为巨厚层。根据嘉峪关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拟建桥梁沿线地下水位埋深大于100m。沿线主要为戈壁地貌,卵石层的含水率大多小于3%,为干燥土层,不具有腐蚀条件。二、水文情况本桥位于讨赖河二号桥下游约3.5km的河段,该段河道河槽宽浅、河滩密布、主流摆动,是洪水泛滥的重灾区。讨赖河渠首曾设有嘉峪关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7095km2,河道径流长252km,河道平均纵坡13.5‰。规划河道宽约210m。历史洪水调查值以整编刊印的《甘肃省洪水调查资料》为依据,调查了解到冰沟站自1903年以来较大洪水发生达8次,其中1937年发生的洪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洪峰流量达到1420m3/s,相当于百年一遇。在正常汛期最大洪水流量为300m3/s。讨赖河河道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1119m3/s,对应水位约为H1%=1620.6m。四、施工部署根据该工程特点及现场地理环境,先施工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台)计划于2012年6月15日汛期来临之前将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台)施工完成,后施工第一联北引桥(0#桥台~2#桥墩)。由于现河道内有小量水流,约为30m3/s左右。为确保桥梁第二联主桥(2#桥墩~5#桥墩)和第三联南引桥(5#桥墩~7#桥墩)施工期间的安全。在2#桥墩~4#桥墩、5#桥墩~7#桥墩设置混凝土围堰,4#桥墩~5#桥墩之间浇筑四道条形基础,在条形基础上放置工字钢,支设脚手架进行主桥箱梁的施工。河道内水流通过4#桥墩~5#桥墩顺流,如遇较大水流时可通过中隔墙从0#桥台~2#桥墩之第4页共12页第3页共1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2页间水流,能够确保第二联主桥和第三联南引桥施工期间的安全。待第二联主桥和第三联南引桥施工完后,开始施工第一联北引桥。1、施工准备施工前做好施工测量、料场设置、机械设备、劳动力等其他准备工作。2、围堰及条形基础平面布置围堰采用C20混凝土挡墙,挡墙采用梯形截面,挡墙上口宽0.5m,下口宽1.3m。主桥围堰挡墙墙身高度为1.5m。南侧引桥围堰墙身高度为2.5m。基础均为矩形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