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7页《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第一章概述小结一、广播的定义: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广播”的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2、特指:声音广播。二、广播电视的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3、广泛性: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三、广播电视的发展沿革1、三代广播:(第一代)AM-调幅声音广播,(第二代)FM-调频声音广播,(第三代)DAB-数字声音广播。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广播,(第二代)彩色电视广播,(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四、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作用1、节目制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2、发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制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链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信号的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的播出的质量情况。五、广播电视的基本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VHF/UHF频段电视广播等。(1)调幅广播:中波MW调幅广播的频率范围是526.5~1605.5kHz,每个频道的带第2页共57页第1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7页宽为9kHz,共划分为120频道;主要是地波传播。短波广播SW的频率范围是2.3~26.1MHz,每个频道带宽是10kHz,;主要是天波传播。(2)调频广播:频率范围为87~108MHz,每套调频节目所占带宽为200kHz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3)VHF/UHF地面电视广播:每个频道带宽是8MHz,共安排了68个标准频道,从DS-1到DS-68,其中,甚高频(米波)VHF的标准频道从DS-1到DS-12;特高频(分米波)的标准频道从DS-13到DS-68,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2、有线网络传输:利用同轴电缆、光缆等媒介进行传输,通过一定的分配网络,为用户提供多套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系统。(1)CATV增补频道划分:111-167MHz有Z-1~Z-7的8个频道,223-463MHz有Z-8~Z-37的30个频道,566-606MHz有Z-38~Z-42的5个频道,合计42个增补频道。(2)双向HFC网波段划分表波段频率范围业务内容RRa:5.0-20.2MHz上行业务上行窄带数据业务、网络管理(上行)Rb:20.2-58.6MHz上行宽带数据业务Rc:58.6-65.0MHz上行窄带数据业务、网络管理(上行)X65-87MHz过渡带FM87-108MHz下行业务广播业务A110-1000MHz模拟电视及数字电视广播网络管理控制(下行)下行宽带数据业务(3)现有CATV系统下行参数表上限频率标准频道增补频道可传模拟电视套数300MHzDS-6~DS-12Z-1~Z-1623450MHzDS-6~DS-12Z-1~Z-3542550MHzDS-6~DS-22Z-1~Z-3754750MHzDS-6~DS-42Z-1~Z-4279第3页共57页第2页共5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7页860MHzDS-6~DS-56Z-1~Z-42933、卫星传输:利用地球同步卫星上的转发器进行信号的传输。广播电视卫星传输主要使用频段:(1)C频段(3.7~4.2GHz):有24个频道。(2)Ku频段(11.7~12.75GHz):有24个频道。4、增加两种新的传输方式:(1)因特网广播(2)移动多媒体广播六、广播电视制播设备和技术1、声音信号: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2、图像信号: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七、接收与重现1、接收设备:在接收端接收所传送的信号,并经过一定的处理及变换后送往显示器或扬声器进行音像重现的设备。2、三种基本接收方式:有线接收、地面无线接收、卫星接收。3、终端设备:(1)扬声器:将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转换设备。(2)显示器:将视频信号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