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考试时间:45分钟考试范围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江苏省积极探索秸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全省各地区因地制宜形成了“秸杆还田-肥土兴粮-粮丰林茂”.“秸杆养畜-过腹增值-畜粪还田-土壤改良”及“秸杆粉碎沤沼—沼渣肥田—反哺作物”等不同的“田埂上的循环经济”链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固有联系是无能为力的B.联系是多样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C.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的联系D.联系是有条件的,人们无法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2.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不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3.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下图所示。从健康与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涛所含哲理相近的是()A.川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6.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8.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第四季度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从哲学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A.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要把握事物的性质,抓住主流C.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D.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这句话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包含同样哲学道理的成语是A.集腋成裘B.风起云涌C.福祸相倚D.千虑一失10.从神一到神七,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进而建立自己的轨道空间站,航天工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和创新,这说明()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必须重视量的积累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羡慕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谈到有人质疑他抄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抄它,是因为它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我突破它,是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我们创作心灵的需要。莫言的话与下列名句蕴涵哲理相同的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B.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12.2009年9月26日,部分省(区.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在江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