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的分类结果全部正确的是:()A.苯酚——有机物纯碱——盐水——氧化物B.淀粉——混合物胆矾——纯净物漂白粉——化合物C.液氯——非电解质碳酸钙——强电解质醋酸——弱电解质D.金刚石——原子晶体食盐——离子晶体二氧化硅——分子晶体2.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聚乙烯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③非极性分子:CO2、CC14、CH2C12、对二甲苯④同位素:1H+、2H2、3H⑤同素异形体:C60、C80、金刚石、石墨⑥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C4H8O2⑦同分异构体:乙二酸二乙酯、乙二酸乙二酯,二乙酸乙二酯A.②⑤B.②④⑤⑦C.②⑤⑥⑦D.全部正确4.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YZA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B胶体分散系混合物C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XYZ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7.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B、用渗析的方法除去胶体中的离子或分子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制取Fe(OH)3胶体D、用滤纸过滤除去溶液中的胶体粒子8.溶液、胶体和悬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能否透过滤纸或半透膜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D.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9.氯化铁溶液与氢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的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nm-100nm之间B.能透过半透膜C.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D.呈红褐色10.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12COCOCO2CO2n(CuO)n(C)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11.5FeCl2FeCl2FeCl3FeCl3n(Cl2)n(Fe)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34Al(OH)3Al3+Al(OH)3AlO2-AlO2-n(NaOH)n(AlCl3)D.氨水与SO2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11.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溴水后过滤B.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C.欲制备Fe(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通过电泳实验证明胶体带电B.通常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C.渗析实验说明胶体粒子能透过半透膜D.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13.下列现象或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A.在饱和的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道道光柱C.用半透膜分离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D.电泳1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混合物非电解质碱酸式盐A漂白粉Cl2氨水NaHCO3B福尔马林苯Cu2(OH)2CO3明矾C胆矾SO2纯碱NH4ClD食醋C2H5OH苛性钾NaHSO415.警察常从案发现场的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的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一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已醛;⑦庚醛。下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