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教育局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一、教育的总体工作完成情况20*年是我区教育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的一年,广阔教育工作者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以均衡进展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突出教育现代化主旋律,全面实施素养教育,改善了办学条件,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教育结构,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进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加强了领导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1)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在干部培训中,我们进行分层次、重实效的领导干部培训新格局。(2)四月份在全区老师队伍中开展了师德征文活动,要求人人参加,每校选出两篇好的作品上交教育局并陆续在二道教育网或二道教育信息上发表,这一活动受到市教育局的好评,我们的活动已在市教育局人事处第一期“师德动态”上发表。(3)、在全系统开展“向谭竹青同志学习,树立二道老师形象”大讨论。这一活动在广阔老师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一定向谭竹青同志学习,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4)要求各个学校建立师德评议卡,同时建立起师德评议信箱,要求同学根据评议卡上的内容填好项目,亲自投到师德评议信箱中,另外也要求家长参加填写师德评议卡,投到师德评议信箱中,由学校师德领导小组收集、统计师德评议卡,并将统计结果公布给老师。(5)开展了师德专题讲座。我区聘请了东北师大教授张嘉玮讲了“师生心理健康问题”;还聘请了东北师大教授赵宏义讲了“老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培育”等6个专题,收到了良好效果。(6)突出重点,加强培训,提高了我区老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主要是加强了农村中学和城区薄弱中学老师队伍的建设。2、促进城乡教育均衡进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1)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思想。我们一手抓新课程改革,一手抓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加强了初三毕业班的复习指导工作,探究了年级管理的新模式,学科、学年的教学管理方法逐步创新。20*年中考高分段人数努力达到950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6%(2)推动老师素养快速提高,抓好“三个10活动”,即:建立10所强弱联盟校(108中——34中、108中——57中、52中——18中、53中——82中、53中——84中、108学校——泉眼中心校、52学校——英俊中心校、53学校——四家中心校、亚泰学校——劝农中心校),每校互派两名重点学科老师任教,互相学习互相沟通,取长补短,提高技能;实施“人才孵化”活动,选拔10名重点学校的优秀老师与薄弱校的青年老师建立师徒关系,实行一帮一,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开展10场教学开放课,并制成光盘交送市教育局参加评比。2(3)培训工作按计划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人数达到了劳动力总数的5%;农村有用型技术培训达到了劳动力总数的75%;科技致富新户主培训能结合当地主导产业,达到了农村总户数的15%;农村绿色证书教育达到了农村总户数的2%。进行了二道区职教中心首批短期培训班,共培训餐饮、旅游学员30多人短期培训60余次。(4)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中心幼儿园的管理与指导。58中幼儿园建设已初具规模。加强了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扶持校办幼儿园。如52中、108中、58中、长青学校。(5)加大对农村中学校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两免一补”力度,根据市教育局下达的指标今年我区将有1488名同学享受这种待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19人,我们按去年的做法,先摸底,查出贫困生数量,然后按底数确定各校指标,确定具体名单,经公示后最后确定享受“两免一补”资金的同学名单。同时积极协调财政局,目前“两免一补”资金已经到位,使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把党对同学的爱心落到实处。(6)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投资280万元用于完成城区“班班通”工程和农村中学微机室建设这项工作的完成,使我区在教育信息化、电子政务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完成城区中学校图书室装备建设和更新部分学校同学课桌椅。(7)完成对52中学、34中学、公平学校、长江学校、兴隆学校、英俊中心校等六所一类一级学校的复查验收工作。对52中学校部、远达学校、实验学校、吉林学校、泉眼中心校、劝农中心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