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年终工作总结xxxx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紧紧围绕“农畜产品增产、农牧民增收、草原增绿”和“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的目标任务,以“xxxx”发展思路为统领,以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方向,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各项惠农惠牧政策,加快转变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创新农牧业经营体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作风,切实加大对农牧业生产的指导和服务力度,全区农牧业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一、xxxx年全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情况(一)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全区农作物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有所增加,分别达到10911万亩和8409万亩,全年粮食产量达到554.6亿斤,增产48.9亿斤,增幅9.7%,创历史新高,比2003年的272亿斤翻了近一番。玉米增产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100%,形成今年粮食增产的“一枝独秀”。由于今年降雨均匀,雨量偏多,旱地增产贡献大于水浇地,全区4000万亩旱地增产幅度在20%左右。(二)畜牧业发展实现“九连稳”。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9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达到11820万头只,实现“九连稳”。在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的前提下,羊存栏继2005年突破8000万只后,今年首次突破9000万只大关,达到9024.7万只。全年主要“菜篮子”产品稳中有升,肉类、牛奶、山羊绒、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44.96万吨、767.3万吨、7901吨、55万吨和14万吨。(三)草原生态持续向好。据7月份牧草长势监测,牧草长势持平和好于去年同期的约占87.5%,总体上好于往年;全区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1%,较上年增加了一个百分点;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饲草储量104.2亿公斤,比上年提高了11.1%,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683.3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10.2%,草原“三化”速度进一步减缓。(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良好。xxxx年农畜产品加工第1页共12页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981家,比上年增加了132家,实现销售收入3455.6亿元,增长14.5%,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56.1%。新认定187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总数达到556家(34家因监测不合格被取消资格);新增1个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达到了46个。形成了乳、肉、绒优势产业强力支撑,粮油、菜薯产业稳中有升,饲草料、特色等新兴产业稳步发展的态势。(五)农村各业持续健康发展。农垦系统完成生产总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3.3%。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3379万千瓦,同比增长3%,全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7%,同比增长2.5%。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已达到25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7万人,其中农牧民6.2万人,带动10万户农牧民收益。(六)民生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全区新建沼气1.8万户,新建乡村服务网点400个,户用沼气保有量达51.7万户,乡村沼气服务网点达2757个。垦区危房改造已开工建设2.01万户,开工率96.3%,竣工1.57万户,竣工率74.9%。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现场技术指导以及网络、短信和12316三农热线的信息服务等多种方式,累计完成农牧民科技服务426.5万人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96元,增长12.9%,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七)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抽检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及生鲜乳1515次,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全区累计免疫畜禽4.5亿头只羽次,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控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继续保持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成功防止了境外疫情的传入;布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截止9月底,羊布病阳性率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畜人感染率同比下降了38.9%。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转变作风。我厅牢牢把握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认真贯彻“照镜子、正第2页共12页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开展了“中国梦”宣传教育、职工“尽职圆梦”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