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操作手册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编前言为更好地指导各地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根据《关于推进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试行)》精神,省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文化礼堂操作手册》。《手册》本着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文化礼堂设施建设、展陈设置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对文化礼堂礼仪活动提出了较为规范的流程,同时还罗列了文化礼堂每月工作建议,目的是方便各地操作,供各地实践借鉴。农村文化礼堂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手册》只是提供了文化礼堂建设必需的要素、基本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各地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除一些硬性规定要求外,要突出因地制宜,注重创新,形式上不拘泥于千篇一律。各地在建设和实践中涌现的好做法好经验,或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反馈给我们,我们将适时对《手册》进行修改,使之更加丰富和完善。编者2013年3月目录1.文化礼堂设施建设指南/12.文化礼堂展陈设置指南/33.文化礼堂礼仪活动指南/5春节祈福迎新礼仪活动/5婚礼礼仪活动/10七岁开蒙礼仪活动/16庆祝国庆礼仪活动暨“成人礼”/19重阳敬老礼仪活动/244.文化礼堂每月工作建议/28文化礼堂设施建设指南根据行政村人口规模、人员构成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文化礼堂设施建设规模。农村文化礼堂设施主要包括礼堂、讲堂和文体活动场所。农村文化礼堂可建成综合一体式,也可建成分散组合式。名称统一为“××村文化礼堂”,同时设置全省统一的文化礼堂标识。一、礼堂建设标准(一)礼堂建筑风格应庄重、大方、美观,体现地域风格特色。礼堂可新建,亦可由旧祠堂、已有会堂、闲置校舍、厂房等改建,或在原有文化设施上扩建。(二)按照适合本村举办各类仪式活动,以适用、实用为标准进行建设,礼堂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三)礼堂应配建舞台,配备必要的灯光、音响等设施。(四)礼堂应具备召开村民大会,举办节庆典礼、文化仪式、文化活动、村民议事、集会及放映电影等功能。(五)文化礼堂的名称、标识应设置在礼堂显著位置。国旗以及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务实”、“守信”“崇学”、“向善”四个核心词应设置在礼堂内醒目位置。二、讲堂建设标准(一)讲堂可建于礼堂之内,也可单独建设,在功能上可与基层党校、乡村业余学校、人口计生学校、老年学校、农普科技学校等共建共享。(二)讲堂面积一般不少于50平方米。(三)讲堂背墙或幕布设置为“××村文化讲堂”,也可设置为当地已有讲堂的名称,背景应鲜明、美观。(四)讲堂应配备必要的桌椅、电教设备。(五)讲堂应具备开展中小规模的政策宣讲、主题教育、技能培训、交流恳谈等功能。三、文体活动场所建设标准文体活动场所包括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电影放映场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网点、文化体育场地等。具体按相关部门的标准进行建设。文化礼堂展陈设置指南展示展览场所应全景式展示村情村史村貌,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道德文明新风的教育阵地。一、展示展览可设置于文化礼堂内,也可单独建设。二、展示展览可根据实际建成展览墙、室、馆等形式,以图片、文字以及实物等进行展示,有条件的可同步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三、在展陈内容上,设置村史村情、乡风民俗、崇德尚贤、美好家园等板块。(一)村史村情1.展示介绍村庄历史沿革、姓氏迁徙、文化遗存、物产特产。2.展示村庄健康向上的历史传说、先贤故事和红色传统。3.展示不同历史时期村庄的变化和重大活动等。(二)乡风民俗1.展示村庄各姓氏先祖先贤画像,积极健康的家训、族训、家谱、族谱,村规民约,以及与村庄有关的诗文、楹联、对联、匾额等。2.展示村庄在饮食、服饰、手工艺、民风民俗活动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崇德尚贤1.展示建国以来历任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照片和主要功绩。2.展示村中历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事迹照片。3.设立“道德榜”、“能人榜”、“寿星榜”等,展示并及时更新村里当代优秀学子和专家学者的照片、证书。4.展示本村各方面成功人士的事迹照片。5.展示文明户、各类道德模范和长寿村民等事迹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