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形势分析评估报告火灾是影响街道公共安全的“高概率”风险,逐项排摸隐患底数、剖析个性症结和共性问题。一、基本情况和问题分析调研发现,当前街道消防安全高风险主要集中在养老机构、居民小区、废品收购站,具体分析如下:(一)养老机构:据统计,目前街道共有养老机构6家。养老机构服务对象集中为老人、病患等弱势群体,自我保护和逃生能力差,且老年人的心态特征、生活习惯易带来卧床吸烟、遗留火种、忘关或未正确使用电热器具等火灾隐患。我街养老机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改建建筑“先天性”火灾隐患突出。随着本街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老年照护需求与服务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私营场地设施也多为旧厂房、招待所、中小旅社等租用改建而成原始功能设计难以满足消防安全需要,二是电器线路老化严重、故障频繁。由于建设年代较早,电气线路达到或超过使用寿命,微波炉、电暖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不断增加存在超负荷用电情况,同时受季节性气候、湿度影响,线路老化后绝缘性能下降导致短路、起火概率进一步升高。三是内部人员消防安全素质低,发生火灾后疏散能力差,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加之养老机构属于微利甚至没有营利的行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以下岗职工、农村人员居多,而且女性占比第1页共5页大,年龄结构也偏老化,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扑救初期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有限。(二)居民小区:居民小区历来是亡人火灾高发区域,其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电气故障和用电隐患是致灾主因。特别是之前的老旧小区改造导致防水不利,可能出现线管进水,电气线路老化、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旧电器“超期服役”等问题,在老式民宅、群租房、违法建筑、居改非等居民住宅中尤为突出。电瓶车因质量、充电等原因对居民小区消防安全构成新的威胁特别是一些居民为了方便,将电瓶车停放在疏散通道上充电,一旦着火将堵塞“生命通道”,造成较大人员伤亡。二是消防设施缺损且维保不力。由于早期规划不足,大量棚户区及私搭乱建房屋连片集聚,消防水源缺乏。虽然近年来市、区两级政府持续开展棚户区改造项目,但改造后回迁的小区,因业主消防意识不强、规范运作不够、维修基金续筹困难以及物业消防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一些消防设施常处于故障状态。三是疏散通道堆物严重。而且调研中社区、居村委代表普遍反映,目前对小区楼道堆物等违法违规行为缺乏有效制约手段,即使加以整治,往往容易反弹回潮。四是消防车通道不畅问题普遍。这是调研反映影响居民小区消防安全最突出的问题。在消防出动的火灾现场看,居民小区火灾扑救中,因通道受阻,消防车难以接近着火建筑,灭火救援战斗需通过铺设十几盘消防水带连接消防车水泵进行灭火。五是居民业主消防安全意识淡第2页共5页薄。群众主动参与日常疏散演练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工作人员反映,每次参加演练的都是一些固定人员,演习往往流于形式。此外,部分沿街居民住宅底层设有商铺,以经营餐饮、日杂、服装类居多,“三合一”现象较为普遍,易造成亡人火灾,并波及楼上居民。(三)废品收购站:街道辖区有11个废品收购站,一是10个废品收购站,自XX年7月联合检查以来,没有进行整改,经营场所与证件不一致。分别为:1废品收购站--小区一号楼头,法定代表人吕平;2废品收购站--金河花园检察院楼,法人孙淑兰;3子玉旧货废旧物品回收站--假日宾馆东侧拆迁楼,法人王子玉;4废品收购站--和谐家园4#,法人朱玉萍;5废品收购站--雷锋小学后侧,法人刘宝荣(已停业);6金顺废品收购站--雷锋小学后侧,法人付小刚(已停业);7废品收购站--军安小区9号楼东侧,法人马德林;8满意废品收购站--公汽楼后车库内,法人谢立光;9自山市晟璧炉料有限公司--机务段院内,法人周显梅;10满意收购站--农资楼后侧,法人孙善肖。另外:有一处收购站社区工作人员去看时,据本人说没有证,地址在林丰社区的隆德B区2号楼车库西侧(该处林丰社区专人看管)。二是11个收购站不同程度存在超经营范围收购,而且,个别收购站存在存放废旧液化气罐,虽然,限期内本人已经处理完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