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JTJT--E18E18合同段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总设计速公路TJ-E18分部K134+600~K138+200张家垭口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四川路桥南大梁高速TJ-E18分部编制人:审批人:四川荣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JTJT--E18E18合同段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日期:2011年7月1日1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1.1.1根据业主工期要求,在保持人、机、料均衡安排的前提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1.1.2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保证质量目标的最终实现;1.1.3合理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工程损耗,降低生产成本;1.1.4积极采用并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保证产品耐久、适用、美观的同时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1.1.5采用平行、流水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进行有序、均衡、连续的施工;1.1.6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杜绝特别重大、重大和大的安全事故,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1.1.7加强过程监控,执行验收标准及有关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1.2编制依据1.2.1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和施工图设计文件南大梁高速公路TJ-E18合同段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四川荣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JTJT--E18E18合同段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总设计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1.2.2公路工程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试验规程、标准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2.3项目管理体系、管理办法、管理标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南渝公司《安全生产暨文明施工管理办法》2007.1四川路桥工程项目管理办法2007.1四川路桥工程项目管理标准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及简介张家垭口大桥位于石桥铺镇指挥村,主要跨越指挥村居民聚集区及乡村公路和稻田,属左右幅分离式大桥。左幅桩号ZK137+218.3~ZK137+976.3,长757米,采用30-25米跨径,小里程桥台采用桩帽台,大里程桥台采用重力式U型台;右幅桩号K137+501.1~K137+989.1,长488米,采用19-25米跨径,桥台均采用重力式U型台;上部结构均采用装配式预应力砼简支T梁,梁高1.7米;下部结构标准墩采用双圆柱式桥墩接桩基础,最高墩高约23.1米,跨地方道路的桥墩用采用双圆柱门架墩型式,门架盖梁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结构。2.2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及气候四川荣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3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JTJT--E18E18合同段合同段项目经理部施工组织总设计2.2.1地形地貌张家垭口大桥起点接铜锣山隧道出口山谷狭长地带,然后跨越居民聚集区、乡村公路、山腰、稻田与19标相接。2.2.2地质构造桥梁场地处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向斜之川北台凹,仪陇~巴中莲花状构造带内,铜锣山隧道次一级构造属营山背斜(双河场背斜)南西翼,新构造运动特征总体表现为晚近期地壳活动以大面积轻微抬升为主,无发震构造背景,地壳较稳定。根据2001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表明,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大桥所处地面部分为稻田,上覆2~4m厚淤泥,位于旱地处地表为全风化粉质粘土,少部分地方有砂岩或泥质灰岩出露。桥墩桩基嵌入的中风化砂岩或泥质灰岩离地表约7~20m不等。2.2.3水文及气候场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场地地表水以溪沟为主,溪沟为嘉陵江支流,测区沟谷发育,沟谷宽度、深度较小,多为季节性冲沟,流量小,具陡涨陡落的特点。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气候,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多秋雨特征。年平均气温17.5°,最高气42.7°,年平均降雨量1215.5mm,相对湿度80%。2.3主要技术标准设计时速80km/h,双向四车道,桥面净宽10.75m,平曲线最小半径四川荣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四川南充至梁平高速公路JTJT--E18E18合同段合同段项目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