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经贸工作计划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趋好、国家宏观政策有利、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物价涨幅不大、市场调控措施到位、消费需求有效扩大的形势下,我区内、外贸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今年以来,我区经济运行平稳,市场繁荣稳定,商品供应品种丰富、充足,消费需求旺盛。上半年,全疆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区社会消费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城市消费品市场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我区城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274.6亿元,同比增长15.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3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平均增幅1.2个百分点,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1.1%。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79亿元,同比增长11.7%,城市增幅高于农村4个百分点。二是假日消费作用明显,引导消费快速增长。我区消费市场抓住元旦、春节、古尔邦节和“五一”等节日开展多种促销活动,积极扩大消费,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上半年,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社会零售总额309.9亿元,同比增长15.6%,增幅高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其中衣、食、用等商品零售额26.77亿元,同比增长37%。在假日消费的带动下,全区住宿餐饮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实现零售总额57.5亿元,同比增长12.8%。三是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汽车等消费升级型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金银珠宝、化妆品、体育娱乐用品、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88.9%、39.5%、31.4%、29.8%、27.1%、16.5%。四是各地消费品市场销售均增长较快。上半年,各地州市消费品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XX市、XX市、XX市、昌吉州、XX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排在全区前五名,增幅分别为第1页共4页19.1%、18.6%、16.8%、15.8%、15.2%。XX市以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40.1%的比重仍占据消费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二)主要商品运行情况粮食。本年度截止6月底,全区地方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4.16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6.26万吨,同比下降30.6%。其中收购小麦11.67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2.22万吨,同比下降16%。销售粮食103.0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4.3万吨,同比增长16.1%。其中销售小麦92.0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3.2万吨,同比增长16.7%。商品粮库存111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5.57万吨,同比下降24.3%,其中小麦库存107.8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35.59万吨,同比下降24.8%。棉花。2006棉花年度全区棉花种植面积1929.8万亩,棉花总产量218.9万吨。截止6月30日,全区累计收购新棉223.95万吨(皮棉,下同),同比增长21.48%。其中:自治区供销社系统收购84.84万吨,同比增长11.78%;兵团供销社系统收购108.96万吨,同比增长27.51%,其它渠道收购30.15万吨,同比增长24.59%。本年度,国家收储了30万吨新疆棉,使国内棉价保持了稳定,带动了新疆棉的销售,同时,乌鲁木齐铁路部门加大了棉花外调工作力度,截止6月底,我区棉花已基本销售完毕,乌鲁木齐铁路局累计发运新疆棉250万吨(含棉短绒、进口棉),比去年增长32.8%。化肥。截止6月30日,全区供销社系统累计购进化肥86.1万吨(自然吨,下同),同比减少15.5%,其中:氮肥购进49.1万吨,同比增长22.1%;磷肥购进34.5万吨,同比减少42.1%;钾肥购进2.5万吨,同比增长19%。全区累计销售化肥88.5万吨,同比减少7.4%。其中:氮肥销售44.9万吨,同比增长9.5%;磷肥销售41.1万吨,同比减少22.6%;钾肥销售2.5万吨,同比增长66.7%。目前,自治区供销社农资集团公司库存化肥19.6万吨,同比减少7.5%,其中:氮肥7万吨,同比增长536%;磷肥11.7万吨,同比减少38.7%;钾肥0.9万吨,同比增长10%。第2页共4页在消费品市场保持增长的同时,当前我区经贸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一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仍较低,消费能力弱,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仍是难点。二是商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仍满足不了棉花、粮食、林果和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的要求。三是市场流通秩序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我区市场流通秩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