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研究进展第1期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6CB202300)项目办公室编2007年10月15日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输导体系研究(2006CB202305课题)罗晓容史基安康永尚周路曾溅辉准噶尔盆地是在准噶尔地体上发育起来的,具有前寒武结晶基底、海西褶皱基底双层结构,盆地自晚古生代至第四纪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等造山运动。由于构造运动的多次叠加,逐步形成了挤压性质的构造环境。从基底属性和构造岩史分析,为典型的中央地块叠合盆地。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总体处于盆地负向构造单元,构造特征为南倾的单斜带和洼陷带,形成了高压、断裂、沉积相与古隆起四元联合控藏的特征。腹部地区处于富油气系统之中,具备形成各种有利隐蔽圈闭的地质条件,是准噶尔盆地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重要区域。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大规模投入油气勘探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勘探成果,发现了三个中-大型的油气田以及多个含油气构造。在勘探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基础地质资料,形成了有效地勘探技术系统,为进一步的油气地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按照课题的研究思想和任务要求,本课题在第一年的工作中,根据课题组成员与新疆油田公司协作的情况,选择准噶尔盆地腹部为主要研究区,借助前人在盆地演化、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相带分析、成藏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剖析研究区中国西部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机制与分布规律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的流体流动的物理场特征及其演化,在运聚成藏期的油气成藏系统、典型的油气运聚输导体特征范围其随盆地演化的过程的变化及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等方面取得一定进展。1.陆梁隆起流体动力特征及成藏动力系统划分陆梁隆起为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与北部乌伦古坳陷之间的大型隆起带,走向为北西--南东向,是准噶尔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面积19393km2。陆梁隆起是准噶尔盆地主要油气聚集区之一,目前已发现有石西油田、石南油气田、陆梁油田、滴西油气田。近年来陆梁隆起不断有新的油气发现(如石南21井、石南31井、滴西10、滴西14井等重大油气发现)。按照项目开题设计的要求和计划安排,收集和总结了前人层序地层格架和构造特征及演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按照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概念,充分利用水化学资料、地层压力资料、储层物性资料等资料,编制压力-深度剖面、声波时差-深度剖面和水化学分析图件,把准噶尔盆地陆梁地区(以陆东地区为主)在纵向上划分为深部异常高压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和中上部低压-常压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盆地的水文地质格架是关于盆地内流体运移的地质模型,盆地的水文地质格架包括高孔渗水文地质单元和低孔渗水文地质单元,其分布、连通性、厚度、倾角以及对地下流体运动有重要影响的地质构造如断层、不整合的位置等基本特征。由于地层岩性与其渗透性密切相关,流体流动受地层渗透性的控制,利用地层岩性资料建立了起盆地的水文地质格架。陆东地区共实测地层压力数据199个,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层位。压力-深度剖面表明(图1),埋藏深度3500m以下(对应三叠系及其以下地层)的数据点基本都在正常趋势线的上方,均具超压特征;埋藏深度3500m以上的数据点基本都位于正常-低压范围内。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陆东地区地层压力剖面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0102030405060地层压力(Mpa)深度(m)滴西4滴西5滴西7滴西8滴西9滴西1泉1滴001滴6滴4滴12陆南3陆南4正常—低压力异常高压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图1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压力-深度剖面在正常压实情况下,声波时差呈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趋势变化,如果出现异常高压段,数据点会明显偏离正常趋势线,这一特征即可用来定性判断异常压力地层段的位置。从陆东地区多口井的声波时差曲线存在声波时差异常所对应的层位来看,三叠系以下地层中存在异常高压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纵向上看,滴西凸起和陆南凸起除滴西1井前侏罗系矿化度异常高外,其余井则表现为侏罗系地层水矿化度高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