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8页服务战略:让IBM重获天堂?http://www.sina.com.cn2003年05月09日14:57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伟焜作者:金错刀新浪网独家连载《公司凶猛》一书,此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下为该书第二章《服务战略:让IBM重获天堂?》。前言56岁的周伟焜曾被业界誉为“预测大师”,但是很少有人能预测准IBM及周伟焜的下一步动作。如今,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伟焜正在被其他CEO们奉为楷模,它的重服务型经营模式成了计算机行业仿效的对象,在一度落后的市场,如数据库、存储市场上,它正在夺回领导者地位。在周任职七年间,IBM在中国的业务每年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2001年,中国区的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成为IBM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根据IDC等第三方的报告,IBM在Unix服务器市场占有率第一、软件销售市场第一、IT服务业位居市场第一、客户满意度市场第一、笔记本电脑销售位居市场第一,同时在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方面,IBM也位居在华IT厂商之首。2002年以来,IBM动作不断,在并购普华永道后,IBM又将巨资进入linux操作系统。22岁便进入IBM的周伟焜,现在已经早生华发,也是IBM的极度“深蓝”。周伟焜说话始终慢条斯理,始终精神矍烁,始终面带微笑,始终非常正式,他甚至坚持早上6点钟起来跑8公里的路,除了运动就是听音乐、看书,周给人的印象更象一个和蔼的学者。但据此就认为周伟焜容易对付,那就是一个错误,事实上,周伟焜属于“强硬一派”,意志坚强,从不言弃,甚至不会轻信别人的观点,而更相信数据的真实,周认为:“领先重要的是,怎么样让其他的公司追不上。”一直处在领跑地位的IBM在中国又有什么巨大发现?二、IBM在中国1995年,周伟焜上任IBM中国公司总经理。据说,当时,在为周伟焜送行的时候,他的老板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是康柏PC与IBMPC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对比。那时康柏PC一年的增长量就等于IBM一年的总销量,老板不能满意这个局面。在1991年,IBM在中国只有120名员工。到了2002年3月,IBM拥有包括全资子公第2页共18页第1页共1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8页司和合资公司在内的超过11000名员工。2001年IBM中国的收入增长了30%达到15亿美元。亚洲地区战略性外购收入从1995年的几乎为零增长到2001年的26亿美元,按2001年不变货币计算增长了47%。三个阶段IBM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试水中国,80年代--1994年。早在80年代,IBM就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1992年,IBM投资1000万美元(后增资到3600万美元)建立IBM中国公司。当年,IBM中国就产生了利润,为此IBM中国为员工发了一美元纪念品。那时,IBM的利润主要来自大型机,100多个销售人员主要是跑银行等大型客户,以直销为主。IBM的中国之行最早可追溯到上个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IBM商用处理机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始运行;1936年,IBM将在远东的第一办事处设在了上海;1979年,IBM为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国第一台IBM370型计算机。第二阶段:投资阶段,1994年--2000年。1994年初,IBM公司新任总裁郭士纳访华,把开拓中国大陆市场提高IBM的战略优先地位。此后,IBM不断加大对化投资力度,在华业务全面发展。1993年,IBM与当时的电子部签署了技术合作备忘录,在备忘录中,IBM承诺在中国本地生产IBMPC,电子部说本地生产PC,可以和电子部直属的长城公司合作。1994年2月,IBM与长城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合资成立长城国际,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总投资2800万美元,IBM占51%股份。长城国际的业务主要是生产IBM个人电脑系列产品以及长城系列计算机。到2000年为止,IBM已在中国建立了9家合资企业,在中国拥有的分公司和办事处数量已有11家,员工发展到超过2800人,采购额和出口额达到了20亿美元。第三阶段:从2000年开始,进入IBM全球战略同步发展阶段。2000年,IBM在华投资进入一个新的阶段,IBM宣布计划投资3亿美元在上海建立大规模有机芯片封装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微型板卡及高技术芯片载体,这也是IBM在中国规模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