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管理中重大危险源的辩识与监控摘要:本文主要对重大危险源的辩识别与监控做了概念性的浅述。关键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1、引言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来,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的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现代化大生产隐藏着众多的潜在危险。随着产生了“重大危害”、“重大危害”、“重大危害设施”等概念。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害。对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2、基本概念在现今工业及工程中我们定义“重大危险源”为: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不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我们所说的危险物质指: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征,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临界量指: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的数量,如果超过这个数量,设施就被定为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指: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重大事故隐患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风险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评价指:也称危险评价或安全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通过评价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不仅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总是涉及易燃、易爆或有毒性的危险物质,并且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生产、加工或贮存超过了临界数量的这些物质。由于工业活动的复杂性,有效地控制重大危险源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重大危险源控制的辩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辩识或确认高危险性的工业设施(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注。通过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那些是可能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合适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该标准应能代表本国优先控制的危险物质,并便于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修改和补充。(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根据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进行重大危险源辩识和确认后,就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辩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2依次评价已辩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4进行风险评价,既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5风险控制,既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对工场的安全生产负责。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辩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包括化学品的选用,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维修以及有计划的检查)和组织措施(包括对人员的培训与指导、提供保证其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