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现货市场过度反应现象的实证研究及成因分析EMPIRICALRESEARCHANDGENETICANALYSISOFTHEGOLDSPOTMARKETOVERREACTION学位申请人:王丽梅学号:210020204257学科专业:金融学研究方向:公司金融指导教师:张显明定稿时间:20一三年3月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本人同意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西南财经大学。本人完全了解西南财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财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特此声明。学位申请人:年月日摘要摘要2006年到2008年国际黄金现货市场的成交量处于缓慢上涨阶段,最高的成交量最多也不过是10000多万手,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黄金现货市场交易异常火爆,基本上成交量都超过了10000万手,甚至达到20000万手都不足为奇。而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每日的成交金额大约均在20万亿美元左右。这些数据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黄金现货市场成为热门投资地之一。笔者在对黄金现货价格的不断追踪中发现,每当一个较为重磅的消息即将出来之前,黄金现货价格会上串下跳;在消息出来之后,立马趋势明朗,向同一个方向冲击;这期间的涨跌幅极大。很典型的几个例子,第一个,北京时间2012年2月29日晚,伯南克就美国经济未来经济决策讲话,因没有提到QE3,与之前市场的预期和相关推测相悖,黄金当晚跳水大跌,从1790.9美元/盎司跌倒到1687.0美元/盎司,跌幅接近100美元/盎司;第二个,2012年6月1日,美国公布5月份的非农数据,该数据显示5月美国非农就业增长6.9万,远低于市场预期的一五万人;失业率为8.2%,高于市场预期的8.1%;因此QE3预期急剧升温,当日黄金价格迅速上涨,从消息公布时的价格一五53.2美元/盎司,最高涨到1630.2美元/盎司,涨幅高达77美元/盎司。第三个,2012年8月31日到2012年9月一三日,美国三大重磅消息:伯南克在世界央行大会的讲话、美国公布8月份非农数据、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TheFederalOpenMarketCommittee,简称FOMC)议息会议,推出开放式资产购买计划(即QE3),这三大消息全是利多黄金,跟之前的市场预期吻合,因此借势上涨,因此在黄金现货日线走势图中出现3大阳柱。但是这3大消息之后不是持续上涨而是经过一段盘整之后下跌。但是这三大消息出来之后,还是在短期内拉动黄金上涨100多美元。这样的例子不只三个,在笔者追踪期间,由于美国每月第一个周五公布非农数据,因此在几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都有一次这样惊心动魄的画面。1摘要这种现象,让笔者质疑黄金现货市场可能存在过度反应。因为按照Fama(1970)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这种波动幅度如此剧烈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发生的。而且大量研究表明,金融市场上确实存在过度反应现象。那么黄金现货市场是否也存在呢?本文以黄金现货市场的一些事实为切入点,引出过度反应现象可能存在。然后选取2006年3月14日到20一三年3月1日的伦敦交易所黄金现货每日收盘价以及对应的成交量作为样本。为了避免出现“周日效应”、“元旦效应”等节假日效应,本文剔出了美国盘与欧洲盘的节假日数据,并以每周平均价作为最终样本。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价格波动过度和交易过度异象,本文定义了收益率冲击和成交量冲击。并借鉴陈向明(2007)的过度反应检验模型,并结合黄金现货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其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对黄金现货市场过度反应现象进行检验。过度反应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利空消息时,交易量冲击和收益率冲击都会黄金市场造成过度反应现象,只是过度反应现象不同。其中收益率冲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