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析农村妇女教育研究的展望一、我国农村妇女教育研究回眸1.关于农村妇女教育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农村妇女教育地位是指农村妇女在教育资源分配体系中相对于男性、城市妇女所处位置与机会获取的平等程度,并围绕这种平等程度所反映出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和受群体尊重的程度。在我国,农村妇女的教育地位明显低于男性和城市妇女,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钟涨宝、汪萍等人从教育程度、受教育机会、学业成就三个方面对不同时期农村妇女与城市妇女教育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农村妇女的教育地位是由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是社会文化、传统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农村尤为明显。王兆锋认为农村妇女群体教育地位普遍偏低是由城乡、性别以及社会观念等因素引起的。三是家庭因素。农村妇女在家庭中承担的角色和分工,使其受到伴侣、子女等一系列问题的干扰,缺失受教育的机会。四是农村妇女主观原因。农村妇女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教育需求是影响农村妇女教育的重要因素。2.关于农村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农村妇女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在第五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上,《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妇女创新教育研究》一文通过阐述知识经济和农村妇女创新教育,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知识经济为开展农村妇女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农村妇女教育。段迎超在《农村妇女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使命》一文中认为,农村妇女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担负重要使命,农村妇女教育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偏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障碍、脱离农村实际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赋予了农村妇女成人教育新的使命。可见,农村妇女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农村妇女素质的高低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新时期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加大经济投入,建立教育长效机制,改革办学形式,丰富教育第1页共6页内容,努力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3.关于农村妇女教育现状调查的研究一部分学者对农村妇女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在2007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第五部分对万名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问卷调查报告中,对农村妇女的教育状况、家庭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调查。20XX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中对妇女教育培训、妇女发展问题进行了调查。高敏丽以XX省l县为例对农村失、辍学妇女进行调查,并对她们当年失、辍学的原因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农村妇女教育不足是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贫困)、传统社会文化观念、教育体制、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四重社会机制合力作用的结果。张丽萍对农村妇女教育参与障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进行梳理,以实证的方式对XX市农村妇女教育参与状况开展调查,发现当前XX市农村妇女教育参与障碍的主要类型,即妇女自身障碍、人际障碍、信息障碍和教育费用等。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也反映出了农村妇女教育的迫切性、现实性。4.关于农村妇女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农村妇女教育问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实现农村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任重道远。刘丽鸽认为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改变农村妇女一直以来的弱势地位。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是项目培训的重中之重,开展教育培训必须依靠和整合社会资源,建设一支庞大的师资队伍。权梨舟等学者认为可以借助图书馆、阅览室等实体媒介,让更多的农村妇女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服务。农村阅览室作为一种教育媒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为女性教育提供思想文化和知识技能,使得她们的思想与生活发生质的飞跃,从而加速农村的发展步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可以依靠网络等虚拟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时效性、互动性、多元性等特点,利用网络对农村妇女实施农业远程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战略措施。20XX年全国妇联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农村妇女教育应大力提高农村妇女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水平。第2页共6页二、我国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