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治理制度第1条凡消费、使用、运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危险物品平安治理条例》及其施行细那么等法规、制度和标准,并建立化学危险物品治理制度。对不属于化学危险物品治理范围,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物品,或其他危险物品均应恪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治理。第2条危险物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危险物资运输规那么》(铁路运输适用本)、(铁运[1987]802号文公布)和《汽车危险物资运输规那么》(JT3130)中的有关规定。第3条使用和运输放射性物品,尚须执行《放射卫生防护根本标准》(GB4792)中的有关规定。第4条危险物品的包装容器必须结实、紧密,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危险物资包装标志》(GB190)的规定印贴专用标志和物品名称。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物品,要将其理化、毒理性质数据(闪点、熔点、自燃点、爆炸极限等),以及防火、防爆、灭火、平安运输等本卷须知写在说明书上,否那么不准出厂。第5条应指派责任心强,经培训考核,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平安防护知识的人员治理危险物品。第6条凡使用爆炸物品,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加工后的起爆炸药,必须单独存放,严禁个人自带、私存炸药和雷管,不得将炸药和雷管用于非消费活动。第7条消费和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平安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1.平安技术措施(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纳平安的消费条件,防止和减少毒物溢(逸)散。(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放开式操作。(3)加强设备治理,杜绝跑、冒、滴、漏。2.个人防护措施(1)装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保持完好。(2)严禁直截了当接触剧毒物品,不准在消费、使用场所饮食。(3)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离开作业场所。(4)剧毒物品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3.对中毒人员的抢救,应按有关规定执行。第8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液化石油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5兆帕(MPa),以防止其他物质窜入。第9条盛装腐蚀性物品的容器应认真选择,具有氧化性酸类物品不能与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燃烧物品混装,酸类物品严禁与氰化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