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高一新生常见心理咨询题及对策高一新生是高中阶段最活泼、最有朝气和最有可塑性的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咨询题的群体。高一新生能否尽快调整好本人的心态,习惯高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他们今后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高一新生的班主任及科任老师,有责任及时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在他们出现心理咨询题时,及时予以疏导和处理。一、高一新生常见的心理咨询题1.学习上的不习惯感由于初、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知识构造和学习才能存在较大差异。突出表如今初中形象思维侧重,高中理性思维侧重;在学习方法上,初中侧重于老师的教,高中侧重于学生的学;初中强调老师的示范和指导,高中强调师生间的探究和合作,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施行后,高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关于这些变化,非常多高一新生并不理解,他们仍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学习高中课程,就会感到收效甚微,特别是面对老师的探究性教学,更会感到茫然无措。离开老师的手把手辅导,许多学生对学习内容无从下手。因而,非常多高一新生会感到学习不习惯,自决心遭到打击,出现迷茫、焦虑甚至厌学等心理咨询题。2.人际关系上的生疏感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是就近入学,学习和生活都在父母的监视和关怀下。在同班同学中,甚至都有本人的儿时伙伴,同时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已经建立起本人固定的人际交往圈。然而进入高中,特别是农村寄宿高中,就要离开本人的父母,有的甚至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面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生疏的面孔,这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孤单感和压抑感,尤其是性格内向和生活自理才能差的学生,面对新的环境,更会感到压抑,严峻的甚至会出现自闭现象。3.竞争上的失落感非常多考入高中的学生都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成绩比拟优秀的学生,他们从小学至初中都不断覆盖在“优秀生”的光环下,从没尝过“后进生”的滋味。然而进入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许多初中阶段优秀的学生在高一新的班集体中,就会“黯然失色”,发觉本人在学习上、专长上有许多弱项,从初中的“优秀生”变成了高中的“后进生”,这难免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失落感。假如他们不能在心态上尽快调整,就会产生自负、抱怨或者自卑、郁闷的心理咨询题。4、升学上的压力感小学和初中阶段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面临的升学压力较小,根本不存在升学无望的咨询题,更不会考虑升学和就业咨询题。然而进入高中,高考压力摆在了眼前,尽管近年来,我国每年都进展高校扩招,但每年仍然有近一半的学生不能进入高校学习,特别是在农村,这一比例更高。因而,非常多高一新生从进入高中校门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中考成绩较好的新生担忧考不上重点大学;中考成绩一般的新生担忧考不上本科院校。因而,非常多高一新生会产生焦虑感,心理存在较大的压力。二、处理高一新生心理咨询题的对策1.理解高中课程特点,转变学习观念班主任应通过举办讲座、专题报告会等方式让高一新生理解高中课程的特点,让他们认识到初、高中的课程存在着差异。同时,各科任老师在上新课前,应向学生介绍所教学科的构造、内容、课时安排、学习要求等情况,使高一新生从入学开场就能对高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理解,为以后的高中学习做好心理预备。同时,班主任也要通过学法指导、学习经历交流等方式,让高一新生转变初中阶段构成的学习观念,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才能。高中阶段必须注重学生自学才能的培养,各科任老师要敢于“放手”,给高一新生大量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时间,协助他们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逐步寻找出合适本人实际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研究、敢于探究的良好习惯。2.开展多项活动,习惯校园环境高一新生人校后,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使高一新生尽快习惯新的校园环境。首先,新生一入学,就及时组织他们参观学校的校园、校貌,介绍校史,介绍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的情况,使他们对学校及班级有更深的理解,增加感性认识,消除他们对校园、老师的生疏感。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增加交流和理解,要积极参加学校在开学初举办的军训、歌咏竞赛、校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