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暑假支教实践报告实践第一天,“润物无声”实践团队通过20多个小时的旅途颠簸,终于到达了xxxx县xxxx幸福小学,在这里,我们开场了为期半个月的支教历程,也开场了我们以“震后儿童生活情况调查”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从三年级到高二,241个小孩,有179个来自xxxx,62个来自xxxx,这些经历过大地震的小孩们,不仅心灵遭到过一定损害,而且多来自贫困或单亲家庭。因此如何能在支教过程中给所有的学生带来平和与关爱成为了我们这些志愿者必须好好考虑的征询题。初执教鞭,生涩却不害怕这次支教关于我们来说,是第一次。第一次要单独面对一个班的小孩,第一次站在讲台满40分钟的课,第一次跟7个小孩同住一室……第一次备课,我们差不多花了两三个小时,就如那句话所说的:“假设你想给别人一杯水,那本人就要成为一条小溪。”第一次面对台下那么多双亮堂清亮的眼睛,我们的心情是紧张的,但由于充足的预备,我们几乎总是能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我们上的课在专业的教师们看来可能存在许多的征询题,可志愿者们在每一堂课上所倾注的心血和对小孩们的爱,是最漂亮,也是最无法取代的。用心体会,小心呵护震后儿童是一个特别和敏感的群体,有些小孩的内心特别脆弱。地震给他们带来的创伤也并不是一年两年就会消失的。震后儿童心理重建的专家说:“大的灾祸给儿童造成的损害常常会引发一些心理征询题,要么是过度隐藏本人的情绪,把心事全部藏起来;要么是过度放大本人的情绪,渴望引起别人的关注。”确实像专家所说的,我们遇到过上英语课讲到“family”时跑出教室的小孩,遇到过装病希望教师给他更多的关心的小孩,也遇到过外表特别爽朗爽朗却偷偷躲在寝室哭的小孩……我们志愿者可以做的,便是用心体会,小心呵护。我们没有经历过的痛,无法感同身受,但之前通过参观老xxxx遗址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我们对这次惨烈的自然灾祸有了更为深化的认识。抚慰和鼓舞,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希望和勇气,是我们最想带给小孩们的礼物;期望和祝愿,是一盏不断点燃在我们内心的孔明灯。用心关心,用爱筑梦,相信这些xxxx和xxxx的小孩们可以带着社会各界的关爱,英勇地前行,筑起本人的梦,筑起xxxx梦,xxxx梦,中国梦。而我们“润物无声”实践团队,也因用心而专业,因感受而深化,因给予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