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4页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2006年5月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进一步规范我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21世纪国际科技、教育、经济激烈竞争所需要的大量高层次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制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学校《研究生工作管理条例》的规定,按照新的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和方向目录,特修订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如下。一、培养目标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科学教育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敬业精神,具有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2、掌握坚实宽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等实际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第2页共24页第1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4页3、掌握英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适应涉外经济专业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需要。4、具有健康的体魄。二、培养方向1.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是指导进一步搞好改革开放的基本学术理论,它是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对它进行透彻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如何利用好这些理论调整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如何把西方广为流传的这些理论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需要我们本着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深化地进行研究。入世以后,要按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从事对外贸易,对法规的内容、这些法规与我国有关法律如何衔接,以及如何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法规来规避某些风险,都应该作为研究生教学的内容和研究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对外贸理论开展研究,必要的国际贸易政策及实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为学生毕业以后从事外贸业务和企业管理打下一定的基础。2.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方向是一个具有时代特色、涵盖面广、且具挑战性的新领域。该方向的研究内容涉及生产、投资、金融、科技、信息、劳务等诸多生产要素的国际组合与配置,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需求而建立的新型专业方向,具有理论性、实践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在当时外经贸部支持下,我校曾于1982年在全国首先设立国际经济合作本科专业,并很快在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发展起来。当前国际经济合作更加广泛蓬勃发展,我国涉外企业急需这类高级管理人才,这为我们深入研究国际经济合作与资本流动的理论体系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研究源泉。3.国际服务贸易在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诸特征中,有一个日益引起人们高度关注的显著特征,那就是,无形贸易及作为无形贸易主体的服务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一般第3页共24页第2页共2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4页来讲,服务的成本依次是:智力、技术、劳务和资源等,而商品的成本则依次是:资源、能源、技术和劳务等,所以,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经济意义要远远超过我们所看到的各项统计数据,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商界的高度重视。有鉴于此,我们依托学校在金融学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大力推进包括金融保险和旅游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即构成了本专业方向乃至整个学科专业的特色所在。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习年限为三年。学生一般用二分之一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其他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实务技能的训练及教学实践等。四、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本专业硕士生应修满38学分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各类课程的设置及学分比例如下:1、公共必修课8学分其中:马列主义理论课(两门: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4学分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