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终稿VIP免费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终稿_第1页
1/10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终稿_第2页
2/10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终稿_第3页
3/10
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0页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专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第2页共10页第1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摘要广告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来看,无孔不入的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虚假广告的频频亮相却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势的发展更对传统的法律提出了严峻挑战,诸如仿名人做广告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完善立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关键词:虚假广告;规则范围;处罚力度;惩罚性赔偿第3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0页目录一、虚假广告的法律界定.......................................4二、虚假广告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与赔偿要件.......................5(一)虚假广告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5(二)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侵害的赔偿依据.....................5三、我国虚假广告法律规制不利的原因...........................6(一)规制范围狭窄...........................................6(二)处罚力度不足,违法成本低...............................6(三)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不足.................................6四、解决虚假广告对消费者侵害的对策...........................7(一)在民事责任中引入惩罚性赔偿.............................7(二)在行政责任中引入纠正性广告.............................7(三)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立法.............................8(四)对虚假广告受害者进行惩罚性损害赔偿.....................8(五)实施广告行业自律.......................................9(六)加强执法...............................................9结语.........................................................9参考文献....................................................10第4页共10页第3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0页广告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宏观经济效应、微观经济效应还是社会效应来看,无孔不入的它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虚假广告的频频亮相却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形势的发展更对传统的法律提出了严峻挑战,诸如仿名人做广告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完善立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一、虚假广告的法律界定虚假广告,又称欺诈广告。在我国,虚假广告尚无法定概念,只散见于《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权益保护法》等众多法律条文中,还有北京、上海、山西等多个地方性法规也对此做出过规定。有鉴于法定概念尚未出台,众多学者对虚假广告做出了学术上的界定。一般认为,虚假广告有以下几种表现:虚假的消息。通常称“骗局广告”,指宣传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本身不存在。虚假的品质和功能,指广告宣传的有关商品或服务并未达到广告中所宣传的质量技术标准或不具备广告所宣传的功能效用。虚假的价格,又称欺骗性价格广告,即消费者最终支付的货币与广告宣传价格不符。虚假证明,指广告采用带欺骗性的证据或假借他人言论宣传商品的质量、功能等,诱骗他人上当。从表面上看,对于虚假广告的概念的界定已经很完备,但是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于虚假广告的界定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如上所述,传统观点认为广告真实性在于内容真实,然而从形势发展来看,以什么手段对广告进行宣传亦值得考虑。目前以虚假手段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宣传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众多手段中“模仿名人做广告”,骗取“名人效应”则是比较典型和常见的一种。对此,有人认为,广告允许夸张,只要不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广告即使有不真实的地方,只要与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虚假广告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及其对策研究终稿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