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管理论文》之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VIP免费

《安全管理论文》之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_第1页
1/21
《安全管理论文》之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_第2页
2/21
《安全管理论文》之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_第3页
3/21
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摘要:制氧装置涉及氧、氮、氩等,制氧装置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是爆炸、火灾,其次还存在中毒窒息、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低温、噪音等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制氧装置所涉及到的主要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和物料进行分析,辨识出制氧装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对相关安全要素进行分析,提出应采取的安全设施和对策措施,提高制氧装置的安全管理。关键词:制氧,危险因素,分析,安全第1章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空分行业发展很快,装备制造水平、生产能力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因空分行业的最终产品氧气、氮气等工业气体主要服务于国家支柱产业,如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医疗行业以及电子行业等。因此空分行业的未来发展与化工产业、冶金产业、医疗行业以及电子行业等息息相关。通过对空分制氧工程固有的和潜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对工程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事故及其风险程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预测重大事故的性质及危险、有害程度。分析、预测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找出制氧系统过程中应重点防范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保证制氧工程安全运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心健康的对策措施,同时提出有关劳动安全方面的意见及建议,为设计提供依据,为劳动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以确保项目的本质安全。第2章国内制氧技术简介2.1制氧行业的发展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电解水法(同时制取氢气和氧气)和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法两种。电解水制氧的方法由于耗电量大,只有在使用氢气的企业考虑综合利用。空分制氧有两种分离方法,一是全低压吸附工艺,二是深度冷冻法分离空气同时制取氧气和氮气。空气深度冷冻分离法生产工艺按压缩空气压力的高低又分为:高压流程(10~20MPa),多是小型;中压流程(2~2.5MPa),多是中小型;高低压流程(0.6、10、20MPa),多是大中型;全低压流程(0.6MPa),多是大型。空分装置是以空气为原料制备氧气和氮气及氩气等惰性气体的分离装置。空分机组制备氧气、氮气、惰性气体(如氩气)使用的主要原料就是充斥于大气层的空气。通过对空气进行压缩、膨胀制冷,进而使空气液化,利用分馏装置精馏提纯,在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和惰性气体(如氩气)等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空气不需要特殊开发过程,可以在生产地随意获得。目前空分行业是属于化工产业的一个分支行业。根据空分行业自身发展趋势来看,目前空分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装备规模大型化。目前随着化工、冶金产业生产装置的大型化,对于氧气、氮气、惰性气体(如氩气)等工业气体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这就要求与之匹配的空分设备具有更大的生产能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我国空分设备的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制造的最大空分装置(杭氧制造)已经达到60000Nm3/h空分的规模。第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国内制造的空分装置普遍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了空分生产的自动控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配置。第三,工艺更先进,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目前空分装置普遍采用全低压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制冷、规整填料上塔及全精馏无氢制氩等新工艺、新技术。在氩提取的过程中不再使用危险性高的氢气,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2.2空分制氧工艺流程原料空气在空气吸入过滤器中去除了灰尘和机械杂质后,进入空气透平压缩机中,借助中间冷却器进行中间冷却,将空气压缩至约0.62MPa(A),然后进入空气冷却塔中冷却。空气在直接接触式空气冷却塔中与水进行热质交换,降温至~10℃,然后进入交替使用的分子筛吸附器。用于冷却空气的水有两部分:一部分为常温水,由泵加压后进入空冷塔中部;另一部分称为冷冻水的则是来自循环水网,先进入浑水器中,而后经过水泵加压进入冷水机组,降温后进入空冷塔的顶部。出空冷塔空气进入分子筛吸附器,分子筛吸附器为立式双床层,用来清除空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和一些碳氢化合物,从而获得干净而又干燥的空气。两台吸附器交替使用,即一台吸附器吸附杂质,另一台吸附器则由污氮气进行再生。净化后的加工空气分成两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管理论文》之制氧装置的危险性及安全要素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