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无可奈何的典故篇一: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关于庄子的典故和寓言视权贵如腐鼠《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非常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哪料庄子沉着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雏,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时,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仰头视之道:‘吓!’如今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宁做自由之龟一天,庄子正在涡水垂钓。楚王委派的二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咨询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依然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庄子说:?二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经明白吾知之而咨询我,我知之濠上也。?大意:庄子和惠子在桥上玩耍,庄子说:?鲦鱼游得沉着自由,这是鱼的欢乐呀。?惠子说:?你不是鱼,如何明白鱼的欢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如何明白我不明白鱼的欢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明白你的欢乐。而你也不是鱼,那你确信也不明白鱼的欢乐。?庄子说:?从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在哪里(安:一意为如何,如何;一意为在哪里)明白鱼的欢乐呢’,既然你明白我明白鱼的欢乐还咨询我,我是在桥上明白的。?是贫穷,不是潦倒《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访问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表达,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生不逢时也!大王您难道没见过那腾跃的猿猴吗?如在高大的楠木、樟树上,它们那么攀缘其枝而往来其上,逍遥自由即便善射的后羿、蓬蒙再世,也无可奈何。可要是在荆棘丛中,它们那么只能危行侧视,怵惧而过了,这并非其筋骨变得生硬不柔灵了,乃是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如今我处在昏君乱相之间而欲不潦倒,如何可能呢?’?巧论三剑,一言兴邦战国时代,赵国的赵文王特别喜爱剑术。投其所好的剑士们纷纷前来献技,以致宫门左右的剑士达三千人之多。他们日夜在赵文王面前互相拚杀。每年为此而死伤的人数以百计,但赵文王仍兴趣不减、好之不厌。因此,民间尚剑之风大盛,侠客蜂起,游手好闲之徒日众,耕田之人日益减少,田园荒凉,国力渐衰。其他诸侯国意欲乘此时机攻打赵国。太子赵悝为此忧虑不已,召集左右大臣商量道:?如此下去,必将国破家亡,为别国所制。诸位大臣中,如有既能悦大王之意,又能止剑士相斗者?吾将恩赐千金。?左右众口一词说:?庄子可担此任。?太子咨询:?庄子是什么人??一大臣答:?庄子是个隐士。其才足可经邦,其能足可纬国,其辩能够起死回生,其说能够惊天动地。如能请他前来,定能顺大王之意,又能救民于水火。?因此,太子便派使者带上千金去请庄子。庄子见了使者,听明来意,说道:?此事何难,竟值千金之赏??坚辞不收千金,而偕使者一道去见太子,咨询太子道:?太子赐我庄周千金大礼,不知有何指教??太子道:?闻先生神明,特奉上千金作为您的学生们一路上来的开销。先生不收下,我赵悝还敢说什么呢??庄子说:?听说太子想要用我庄子的地点,是欲绝弃大王的癖好。倘假设臣上劝大王而逆大王之意。那么下有负太子,我也会受刑而死,要千金何用?假使臣既能上讨大王之欢心,下又使太子满意,我在赵国何求而不得呢??三天后,庄子身穿儒服来见太子。太子便带他去见赵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