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容器安全的重要性摘要: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设备,其工作条件差,在运行和使用中损坏的可能性比较大。因压力容器内部的介质具有很高的压力,有一定的温度和程度不同的腐蚀性等等,并且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对压力容器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因而使容器产生腐蚀、变形、裂纹、渗漏等缺陷。即使压力容器的设计合理,制造质量很好,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缺陷。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是容器本身遭到破坏,而且还会引起一连串恶性事故,如破坏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危害人员生命安全,污染化境等,还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制定是必要及必须的。关键词:压力容器;安全;缺陷;安全评定;1压力容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压力容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在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它在石油化工的应用最为普遍,约占压力容器总使用量的50%左右。而石油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石油化学工业包括化肥、医药、炼油、农药、无机化工和有机合成等行业。其产品与人民生活、农业生产以及轻工业市场紧密相关。在发展国民经济、巩固国防、解决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压力容器在其他工业部门也应用广泛。例如城市、企业所用的煤气和液化气贮槽;工程机械所用的各种储能器;各种动力机械的辅机;制糖、造纸所用的各种蒸煮釜、大型工程管道等。2压力容器安全规范发展历史,以及我国2009版标准的特点1981年国家劳动局总局颁发了《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2],1990年和1999年两次对《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进行修订,并改名为《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009年8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颁布了自2009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2009年版标准的修订原则是:充分吸收事故教训;提出基本安全要求,重要变化要有调研、数据的支撑;强化使用管理,强化应急救援预案;体现节能原则;促进生产,方便企业;有利于技术进步、科学发展;兼顾国际发展,具有中国特色;规范与标准协调一致。09版新《容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总则上的变化。(1)容器的分类。将原来条例式的说明改为原则条款,分类更加准确细致。分类只考虑介质的危害程度及PV乘积,不再考虑工艺用途等因素。(2)在主要受压元件中移除了补强圈、人孔、人孔盖。材料上的变化。压力容器主用钢板如果生产商供给非制造单位的话要求必须出具每张钢板的质证书;对非压力容器专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板的S、P含量都不得大于0.035%;简化了材料复验要求,规定了材料的断后伸长率。设计资质。对采用国际标准或境外标准设计制造的压力容器,不再使用目前单纯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批准的行政方式。节能要求。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有基本的节能降耗考虑。制造。取消进口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的制度,明确对境内外压力容器制造单位统一实行制造许可制度。3压力容器检验中常见的危险及易产生事故类型1.设备、设施设置上的缺陷如强度、刚度不足,稳定性差,如支撑件锈蚀开裂等;设备设施之间及本身密封不良,如管道、阀门泄露蒸汽、热水、化学介质等;无检验平台,未搭设脚手架防护设施;脚手架搭设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足、防护用材不对等防护设施缺陷。该类型的危险因素主要造成的事故类型有坠落、烫伤、中毒、窒息等。2.高低温物质、粉尘、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及腐蚀性物质等危害如高温蒸汽、热水运行设备及输送管道、高温炉膛、高温炉渣等;煤粉、煤灰、煤渣、烟灰、烟尘、烟垢等;锅炉尾部烟道或炉膛燃油燃气等。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主要事故类型有灼伤、烫伤、冻伤、人员视力、呼吸道、皮肤伤害、爆炸、爆燃等。3.环境因素危险如内部空间狭小,作业环境不良;通风不良,通风方式不对。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主要事故类型有身体损伤,缺氧窒息等。4.人为因素危害如检验人员体力、听力、视力不足;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病等健康疾病;冒险心理、情绪异常等心理异常;指挥错误,违法指挥;探伤操作、水压试验等误操作。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主要事故类型有人体伤害、坠落、爆炸等。4安全评定的基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