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不断繁荣,食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媒体所披露的食品中毒事件却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微生物、化学性污染等对食品安全构成影响。出现食品的安全性新问题以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不具有安全性的食品不仅不能促进身体健康,而且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有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为牟取暴利,在食品生产和经营中掺杂使假,制造劣质食品,给食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生命健康1食品质量安全的提出1.1食品质量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1986年英国首次发现“疯牛病”,引起世界公众的恐慌,也敲响了世界食品质量安全的警钟。相继发生的欧洲“二恶英”事件,比利时发生的可口可乐污染事件,法国发生的李斯特菌污染肉罐头事件,日本发生了大肠杆菌污染事件和雪印奶金葡菌污染事件等一连串的食品安全事件给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慌。开放的中国也不例外,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1998年5月,香港《东方日报》用大幅面刊登了一则惊人的消:香港居民17人食用大陆供港猪肉内脏,发生严重中毒,调查结果表明,猪内脏含有禁用药物“盐酸克伦特罗”(俗称“瘦肉精”)。香港当局采取紧急措施,销毁市场上所有的猪内脏,限制大陆供港猪肉的出口。无独有偶,近两年在我国南方城市曾多次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其他质量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广东的有毒大米事件、江西、湖北等地在粮食制品中非法掺入非食用原料甲醛二氧化硫以及工业漂白剂甲醛次硫酸氢钠(吊白块)事件;河北三鹿牛奶的三氯氰胺事件;地沟油、苏丹红、皮鞋老酸奶。让人们大有“谈食色变”的感觉。1.2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食品的安全性是食品必备的基本要素,然而在食品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食品却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了。近年来,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食品生产工艺水平低,产品抽样合格率不高,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因食品质量安全造成的中毒和伤亡事件不断发生,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人们至今对山西假酒案仍心有余悸,山西杏花村的假酒案暴发,造成上千人中毒,200多人无辜死亡,涉案人员受处理的近100人,使山西杏花村的白酒全部处于瘫痪。几乎每年都有食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发生“毒从口入”这样的案例令人痛心疾首。全国人大代表姜德明三度提出议案,在他议案里列举了上百个食品安全方面触目惊心的例子:用劣质霉变的“原料米”,经去皮、漂白和矿物油抛光后摇身变成有毒的“高级精米”用“吊白块”制作米粉等粮食制品;用硫磺熏制增白的银耳;掺入工业滑石粉制作豆制品;用甲醛浸泡海鲜和毛肚等。2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食品质量安全是指食品质量状况对食用者的健康、安全的保证程度,按照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技术法规的要求,食品不得存在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生物污染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途经有几种:一是食品原料的污染;二是对食品加工过程的污染;三是在食品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对食品的污染。常见的易对食品造成污染的细菌有假单胞菌、微球菌、葡萄球菌、芽胞杆菌与芽胞梭菌、肠杆菌、弧菌及黄杆菌、嗜盐杆菌、嗜盐球菌、乳杆菌等。霉菌对食品的污染多见于南方多雨地区,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约200多种,与食品质量安全关系较为密切的有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等。霉菌及毒素对食品污染后可引起人体中毒,或降低食用价值。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有2%的谷物由于霉变不能食用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2.2物理污染食品的物理污染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混入食品的杂质超标或食品吸附、吸收外来的放射性核素所引起的质量安全问题。如小麦粉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磁性金属物,饮料中混入毛发等都是食品物理污染的表现形式。另一种是放射性污染,如天然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它存在于矿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及动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