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广东肇庆八年级上语文期末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说法得体的一项是()A.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B.在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追要的情况下,你对课代表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C.对夜深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D.对一位因学习好而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年来,微信里的各类美食群和代购群,是不少在美华人最活跃的社交。(“活跃”改为“便捷”)B.经过多年的发展,国产手机品牌不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而且已远离“山寨”二字。(将“转变成为引领很多技术创新的主角”和“已远离‘山寨’二字”对调)C.2015年8月,刘慈欣凭借《三体》获得了奖项被誉为“科幻界诺贝尔文学奖”的雨果奖。(去掉“奖项”)D.赛事是发展青少年足球的关键要素之一,但绝非不是唯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将“非”或者“不”去掉)二、文言文阅读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略无阙处()②或王命急宣()③良多趣味()(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描写三峡壮丽景色,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表达了作者的欣赏之情。B.“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写出了三峡春冬季节的景物特点。C.本文语言多用对偶句,又兼用散句,使文章很有节奏感,表现力强。D.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注】①素:没有染色的丝织品。②郎中:官名,此处泛指宫中官员。(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有误的一项是()A.谓患之(担忧)C.国中莫衣紫(地势)已(停止)(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3)齐国人为什么先是爱穿紫色衣服,后来又不穿了?这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治国道理?三、现代文阅读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