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重庆市中考真题化学2018年重庆市中考真题化学(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题2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解析:A、玻璃破裂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车胎变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座椅摇摆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答案:C2.(2分)“生态文明建立”要求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结合消费实际,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解析:A、合理开发干净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B、化工企业消费了大量的化工产品,全面关停化工企业,是不现实的,故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文明建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C、净化汽车尾气,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空气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D、研发易降解的塑料,能减少环境污染,故该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立”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要求。答案:B3.(2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完毕后,反响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C.稀有气体解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红磷燃烧耗费了氧气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答案:A4.(2分)以下肥料中含营养元素品种最少的是()B.(NH4)2HPO4解析:A、KCl中的营养元素是钾。B、(NH4)2HPO4中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磷。C、NH4H2PO4中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磷。D、KNO3中的营养元素是钾和氮。肥料中含营养元素品种最少的是KCl。答案:A5.(2分)以下化学实验操作不符合标准的是()A.横B.平C.竖D.直解析: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送到试管口,然后试管渐渐竖起使药品慢慢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答案:C6.(2分)以下物质的分类正确的选项()A.葡萄糖﹣﹣有机物B.氯酸钾﹣﹣氧化物C.纯碱﹣﹣碱D.液氧﹣﹣混合物解析:A、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氯酸钾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D、液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故错误。答案:A7.(2分)“中国芯”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单质硅,其构造类似于金刚石。以下有关硅的说法正确的选项()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硅是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B、硅元素符号为Si,故说法错误;C、硅是地壳中含量排第二的元素,故说法错误;D、单质硅是由硅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答案:D8.(2分)“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是重庆独特的魅力。以下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解析:A、水是生命之源,是一种化学资源,故正确;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验证水的组成的方法之一,故正确;C、分子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故正确;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在固态时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错误。答案:D9.(2分)以下用处中,只与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解析:A、氧气作供氧剂,是由于氧气具有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B、碳酸钙作补钙剂,是由于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C、活性炭作吸附剂,是由于活性炭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D、小苏打作发酵剂,是由于碳酸氢钠伸入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答案:C10.(2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其缘故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一种一样的粒子是()A.H+B.OH﹣解析:氢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