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能不能在建立党员永葆先进性、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方面有新收获,是衡量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既要注重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工作以及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巩固学习教育活动成果,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一、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素质和能力如何,能否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事关党员先进性的发挥,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广大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做学习型党员,创建学习型支部,建设学习型社会。一是要建立宏观指导机制。按照党员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分工的特点,科学界定相应的党员教育培训目标,加强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避免出现教育培训目标层次性不突出、指导性不强、难以满足培训需求多样性等问题。二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按照“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的要求,充分利用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电教网点等资源,采取面授、函授、自学以及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创新学习培训手段,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三是建立纪律约束机制。要推行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和年终述学、评学、考学等制度,把培训、考试、考学同年度考核和职务工资正常晋升结合起来,并建立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通报制度、凡训必考制度等,加强纪律约束,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学习,特别是要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通过党员干部在学习上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二、建立健全党员服务群众机制,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第1页共4页党员的先进性是具体的。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大力推行阳光政务。目前存在一种不良现象,有些群众反映的事情好象有人管,又好象无人负责,一个简单的问题往往要拖很久才能解决,有的甚至不能解决。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搞清楚我们自己应该做什么,让群众明白什么事情应该向谁反映。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积极探索建立党务公开的有效机制,努力扩大党内民主,不断提高工作运行的透明度,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二是要畅通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访问民情制度,实行党员干部信访接待日、进村入户制,完善党员干部调查研究、现场办公、流动办公等制度,让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基层情况,倾听群众呼声,认真解决基层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建立各级党员干部与贫困党员、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台账和信息库,组织开展帮扶活动。从致富门路、信息、技术和资金等方面,为帮扶对象创造发展条件,增强他们的发展意识,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不断缩小贫困人口的比例,进一步坚定广大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三、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构筑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强化监督是确保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有力武器,也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力保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要真正做到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良性互动的监督机制,用制度管事,用制度规范执政行为,才能保证各项既定的制度落到实处,永远保持党员先进性。要建立和完善内外结合、上下联动的监督制约体系,把党内与党外、上级与下级、组织与群众的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二是要抓好监督制度的执行,使各部门负起监督管理职责。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各级党组织要把抓各项监督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作第2页共4页为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务同经济建设和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各级纪委对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