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二十世纪60年代随着思想文化、科学、人文等各个因素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艺术不在只局限于旧媒介纸张、布料、石材上的表达,由“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所带来的艺术形式的不断变革,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的拓宽了新的观念形态和审美语义;进而艺术设计进一步考虑到观众用户所介入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以空间为创作载体所带来更多可能性,从而形成以空间、事件、情感、材料等多方面糅合累加的艺术形式;正因新媒体如此多元的展现与表达形式,更加考验艺术家设计师如何使其在对文化表达、社会影响、情感传达、技术运用上做到平衡与妥当,使新媒体的形式与内容附有更为鲜明多彩的审美语义和观念形态;当代的新媒体艺术一直与技术、科技紧密挂钩,艺术家与设计师不断地寻求新的材料新的技术从而更好的给予自己的作品的最完整诠释,同时探寻与当代社会文化契合的新审美、新观念、新形式,因此新媒体的艺术形式可谓多种多样,在2000年前后逐渐引入中国后也受到了大力追捧,发展至今新媒体所影响的群体已经从艺术家设计师拓宽到广大民众,正因如此政府、媒体、集团、公司也看到了其中所富含的可能性,对新媒体投入了大量资金举办了如广州灯光节等一系列有关新媒体的展览,政府的支持和商业的运作也为新媒体带来了资金上的支持和媒体上的推广,给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物质基础和传播空间。新媒体在中国已经逐渐应用在包括交通、饮食、展览、庆典等诸多方面,其影响的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拓远。随着产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当今的新兴的技术和多元的文化以及丰富的社会形态已经形成了有史以来人类最为鼎盛的状态,计算机、网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更加促进当前艺术表达和形式的多样性,这也要求这当代艺术家如何与当下繁复的现实经验去对接作品本身,以呈现更为深刻的内在关联,激发出当下新的观念形态与审美语义。1.2研究的目的及现实意义新媒体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这几年里,随着大量商业的运作和媒体的推广进入,这种状态下的新媒体也不断暴漏自身的问题,出于商业目的与媒体炒作,大量新媒体作品成为了商业吸引消费促进当地经济或公司发展的手段,对作品本身的内容性和形式性的要求不断降低,甚至使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只能以产品称之,作品失去了本身作为艺术作品所应当对美的追求,不断的低俗化、市场化、批量化,一味的迎合大众的喜好;为了吸引大众目光,当下大量作品凸显所应用的技术手段,以直白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展现出机械结构、VR装置、互动装置等,把技术手段作为其作品的一个推广热点,忽视作为装置艺术作品的对美表达与传播;这也导致媒介本身的吸引程度与关注度会成压倒性优势盖过作品本身的内容性,其作品所希望融入的氛围也会因为而被削弱,因此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做为研究方向,希望探究如何回归作品的内容为主与形式美感,使新媒体设计作品和艺术作品回归其本源、凸显其作为艺术品、设计品的美学价值,这本文的最终目的与意义所在。当下新媒体在装置艺术及商业活动中已经广泛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沉浸式空间、体感交互等,各种种类风格的作品层出不穷,但多数作品都存在着以爆炸性灯光、强烈的声效或无意义的体量放大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和感官,而忽视本身作品的中心思想及内涵深度,这些作品处于以技术、新奇、冲击力吸引眼球,以其西方英雄主义式的爆发呈现方式作为作品的亮点;而作为东方的思想的发源地或集合地,在新媒体中我们甚少表现或真正传达出作为中国或东方思想中的美学态度,笔者通过现场参观或收集资料的方式对大量当代富有艺术内涵及思想深度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探索一种内容性的、形式上带有有东方思考与观赏方式的新媒体呈现方式方法,笔者将作为毕业设计制作并展出,同时在论文中给予阐述及分析。本文重点在于如何在目前新媒体艺术出现的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与新媒体艺术的内容氛围上达到一个平衡,在应用新技术的同时,如何不使新的技术的关注度超越艺术作品本身,如何凸显艺术作品的内容性,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营造传统媒介所不在强项的氛围与互动,以上是本文的重点与难点。1.3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