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关于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涵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开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中发〔2004〕8号),大力推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制定本纲要。一、指导思想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要深化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实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遵照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开展规律,全面提高青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礼仪素养,为他们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根底。二、根本原则(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依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按部就班,改良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涵养和行为适应。(三)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构成合力和良好气氛,实现教育的最正确效果。三、目的任务(一)总目的让学生明白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明白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根本素养,是做人的根本要求。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的根本内容,明白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涵养的表现方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标准与准则。让学生掌握根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适应,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二)分目的小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文明适应。让学生掌握根本的礼貌、礼节标准,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适应。初中: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适应的根底上,让学生理解学习文明礼仪的意义。培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认识。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才能。可以自觉标准本人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素养。高中:让学生理解礼仪的渊源和内涵,掌握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合作、参与、交往的才能,培养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性格,构成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认识。四、主要内容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表达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内容包括根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人礼仪●明白常用的礼貌用语。●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适应,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态。●明白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二)交往礼仪●能恰当、得体地称呼别人。●明白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明白同学之间应互相关怀、互相协助,友好相处。●明白待客、做客的根本礼节。●恪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搅别人。●恪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人礼仪●掌握咨询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适应。(二)交往礼仪●孝敬父母长辈。●学会倾听别人。●明白餐桌上的根本礼仪,文明就餐。●掌握接打的礼貌用语。●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恪守会场要求。●恪守公共场所的礼仪标准,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初中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人礼仪●理解礼仪的根本含义,理解学习礼仪的意义。●掌握与人交谈时的礼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