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娟《此生未完成》经典语录篇一: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有感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有感前天去邻居家做客,她热情地给我推荐了一本她老公所在出版社新近推出的一本新书,书名叫《此生未完成》,是复旦大学青年女老师于娟的遗作。翻开书本,首先引起我兴趣是两页关于于娟的生活照。照片上的女子面容娟秀、体魄强健,每一张都洋溢着甜美幸福的笑容。特别难想象如此漂亮的生命会罹患癌症,并在前不久的2011年4月19日离开了人世。我翻看这本凝聚着作者心血的遗作,大概还能感受于娟残留的体温。关于癌症,我们并不生疏。由于依照目前的现状,只要患上癌症,就好像宣告了死刑,只是执行的时间或长或短罢了。我认识的人当中只要确诊为癌症的,好似都没有超过两年就离开了人世,其中还包括我亲爱的外公。记得最后一次见外公活着的模样是在他离世的前一个月,那时候他已经被鼻咽癌折磨的不成模样了,描述憔悴,说话已经是特别困难了。由于是过年,儿孙们好不容易都聚在一起外公依然强打着精神坐在火炉旁边只为看着我们。尽管当时我们都特别热情地探望他、抚慰他、鼓舞他,但是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当时他作为癌症晚期病人所承受的痛楚,也想象不出。现在,当我读着于娟对本人在病中所承受的那些痛苦的描绘,我才真正体会到外公当时是多么的不容易,他在病痛折磨面前是多么地坚强!于娟至少还能够倾诉、写出来,而我的外公由于患的是鼻咽癌,他没有方法述说,恶性肿瘤几乎堵住外公的气管和食管。不仅不能说话,确实是吃东西也是异常地困难,更不用说晚期癌症扩散病人的那种蚀骨销髓般的疼痛。现在想想真是太对不起外公了,让他承受了那么大的痛苦,却一点也不能为他分担。感激于娟,她用本人的切身体会,将癌症病人的苦痛那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她不仅让我们认识到了癌症的罪恶,也会让我们更明白得理解和支持那些不幸罹患癌症的病人。但是,生动地记录本人在患上晚期乳腺癌后所承受的痛苦仅仅只是《此生未完成》的一小部分,更多却是是于娟在患病期间对生命的领悟,对亲人、朋友的感恩和不舍,以及对世人的劝诫。好像封面上所说的,它是“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假如没有癌症,于娟应该是我们平凡人在奋斗路上艳羡和学习的典范,暖和的小康家庭、平坦的求学之路、海外留学的经历、名校老师的头衔??于娟人生的道路几乎能够说是一条康庄大道。但是人生又是如此不可捉摸,用个成语来描述于娟的遭遇再适宜不过了——天妒英才!癌症好像飞来横祸一般降临在于娟的身上,毫无征兆,一旦发觉已是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并迅速地啃噬她的肌体。用那位为于娟确诊病情的病理室主任的话说确实是“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到她这个地步,差不多痛都能痛死的。”而这种“痛都能痛死的”恶疾并没有击垮于娟,她“只是屏着气,咬着牙,死死忍着,没有死,也没有哭”。在她看来“没有哭,不是由于坚强,是由于痛的想不起来哭”,“不想家人看到我的痛苦”,“坚持下去,我就能活下去”。但是,在我看来这确实是一种坚强,一种因爱而生的坚强。在确诊为乳腺癌癌症晚期后,一般人可能要经历一段痛不欲生、怨天恨地的心理煎熬才能接受事实,但是于娟没有,她欣然接受了事实并开场了地狱一样的化疗,而支撑她的要努力活下去的信念确实是:不能让儿子幼年丧母,不能让丈夫中年丧妻,不能让父母老年丧女。其他的,那些她曾经孜孜以求的名利权情通通不再重要。她唯一的小小心愿确实是能活着陪着她的家人。当我读那些她对亲人无限眷恋的句子时,我的眼泪就禁不住得留下来命运实在是太戏弄人,那么美妙的一个女子为什么要历经如此的劫难?!但是,于娟的文字又常常会让我在感动中破涕而笑。比方说在描写“义乳”一事上,她生动的记录了那些切除了乳房的乳腺癌病友们制造义乳的趣事,当读到病友庄阿姨的豆义乳由于体温汗水发芽膨胀的时候,任谁都会笑出声来。而如此的趣事在于娟的书中还有特别多,她用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特别多她在住院期间认识的病友们患病后的情感故事,人生际遇,有欢喜,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对癌症病人生命的体悟。由此也可见出她不仅是一个幽默幽默的人,更是一个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