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综合规划方案介绍1北京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综合规划方案介绍21.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背景1.1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需求商务中心区(又称中央商务区,英文名称CentralBusinessDistrict,故又简称CBD)最初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意为商业会聚之地。现代意义上的商务中心区是指在一些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中,形成的一个相对集中、具有国际性商务活动的地区。如纽约的曼哈顿、巴黎的拉德芳斯、东京的新宿等。这些地区集中了大量高档写字楼、酒店、公寓及商业、文化、娱乐等各种配套设施,具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及良好的环境,这里汇集了众多的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专业化服务公司,为开展各种商务活动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产业已逐步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北京的国际交往和经济活动将更加频繁,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目前已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投资者来北京发展,因此北京的商务办公设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前景。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和发展,无论是对北京经济的推动、对北京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改善,还是对确立北京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都将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2北京商务中心区的选址1992年,基于对市场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预测,为容纳迅速增多的国际性商务办公设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的构想,并对其建设地点的选择作了一定的研究和论证。在综合考虑了北京城市特点、古都传统风貌保护要求、地域环境和交通市政设施等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北京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地点在朝阳门外大街至建国门外大街、东二环至东三环路一带。随着北京市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城市的用地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为适应北京未来发展的更大需求,1997年2月市政府常委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商务中心区的位置,并要求适当扩大用地规模,据此规划作了相应调整。在1999年编制完成的《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北京商务中心区用地分别向东、向南扩展至西大望路和通惠河,总占地约4平方公里。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综合规划方案介绍3比较其他地区,规划中确定的CBD的选址具备了以下一些有利条件:1)优越的区位。这里地处北京旧城以外,且相距不远,与城市其他地区及通往首都机场、天津、秦皇岛等地的几条高速公路联系便捷,具有良好的对内对外交通条件。北京60%以上的外资机构、半数以上的星级宾馆和众多的国际交往活动场所以及第一、二、三使馆区都在附近地区,联系方便,便于大量的国际性交往。2)受古都传统风貌保护影响较小。因位于旧城以外,建筑的建设高度可适当提高,形式可丰富多样,以满足CBD相对较高的开发强度和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需要。3)良好的基础设施。该区域内共有8条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及次干路,大部分已经形成。公共交通发达,区内现有31条公交线路,地铁一号线贯穿东西,地铁环线与之相距约1公里,另外还有规划中的朝外大街6号线等地铁线路。其他市政设施如水、电、气、热等也有较完善的基础,高碑店热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都将对CBD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4)充足的建设用地。这一地区大多为50年代建设的工厂,占地大,容积率低,便于开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外迁将腾退出大量土地,约有2.6平方公里的用地可用来建设商务设施,为CBD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保证。5)浓厚的商务氛围。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已陆续建成了国贸中心、京广中心、嘉里中心、航华科贸中心等一批商务设施,成为众多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北京的159家中,有92家入驻这一地区及周边地区,初步具备了商务中心的功能和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商务氛围。1.3建设商务中心区的历史机遇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1992年后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因当时对商务中心区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措施,北京大量的商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