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湘教版科学四下4.4《巧推棋子》word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棋子在桌面滑动时,受到了桌面的阻碍,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程度等因素有关系。3、知道摩擦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利也有弊。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已有的器材进行实验讨论摩擦力,培育合作沟通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游戏中能主动探寻其中的神秘而不是单纯地做游戏,游戏之中要遵守规则;2、能意识到摩擦力无处不在并且能辩证地看待它的利与弊。教学准备:1.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增大或减小)的图片或实物。2.准备好同学分组实验的材料:1颗围棋子、纸板、小玩具车、桌布3.得分情况记录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同学活动生活导入出示教具:两本书,要同学把它分开。提出问题:两本书为什么拉不开?引入新课同学实验了解摩擦力1.分好教具,展示实验步骤及规则巧推棋子:游戏规则:用单手一次将棋子推出,棋子滑入的分值区即为本次的得分,棋子压线记高分值区的得分,滑出滑道的范围不得分。将多次的得分累计,即为总得分。老师巡回指导,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个别得分多的同学说说在游戏中是怎么控制棋子使它准确停在高分值上的?提出问题:是什么使棋子慢慢停下来的?师评价:得出摩擦力的相关知识。1.同学分组动手实验并记录得分。2.想一想:怎样用力才能使棋子刚好停在高分区?是什么使棋子停下来?3.完成实验,思考问题,积极回答。与摩擦力大小的有关的因素分发实验道具,展示实验步骤活动二: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1、第二次推棋子游戏在粗糙的桌布上推;2、将玩具小车放在你面前的桌子上向前适当用力拉动。3、将玩具小车放一些钩码向前适当用力拉动。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实验,你了解到了摩擦力与什么有关没有?同学分组动手实验,并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了解生活1、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分析图片中的物体是沟通讨论,积极回答。中的摩擦力加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沟通)。2、说一说我们周围还有哪此现象与摩擦力有关3、想一想:生活中假如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呢?小结今日我们通过巧推棋子的游戏认识了摩擦力,同时也运用这一知识,寻找和分析了一些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希望同学合理运用这一知识去解释或解决今后遇到的一些相关现象和问题。假如对摩擦力感兴趣,还可以去图书馆或网站查询了解相关更深的知识。板书设计4.巧推棋子1.摩擦力:棋子在桌面上滑动时,它受到桌面的阻挡,像这样的力叫摩擦力。2.摩擦力大小有关的因素:压力大小和粗糙程度。3.生活中的摩擦力:浴室,鞋底,轮胎……教学后记附送:2024春湘教版科学四下5.1《变来变去的盐》word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选自湖南少儿出版社学校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讨论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水的三态变化,对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已经具有初步的前概念。在同学原有生活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变化,重点体验、认识物质的可逆变化过程。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安排了两个实验探究活动1.“盐的溶解”,2.“找回溶解在水里的盐”。根据“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汇报沟通、建立概念”的教学思路顺序来进行,引领同学建立可逆变化过程的概念。体验盐和盐水的溶解、蒸发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以“盐溶解于水”和“提取水中的盐”为例,对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比较,体验水和盐的溶解、分离,建立可逆变化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设计探究实验活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体验过程,建立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习合作,学会沟通,安全意识。教学重点:活动一“盐溶解于水”;活动二“提取水中的盐”。通过实验观察、体验,建立溶解、蒸发、可逆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活动二的组织和进行;同学的安全意识和法律规范操作。教学准备:同学分组(4人一组)实验材料:1小包食盐;水;烧杯、竹筷、蒸发皿、夹子、三脚架、塑料柄汤勺;酒精灯;火柴等。老师:相关课件。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讨论、沟通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溶解食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