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5页丹灶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第2页共25页第1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5页目录一、发展基础(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城乡建设迈出大步(四)民生事业全面进步(五)管理服务提升水平二、发展条件(一)机遇与挑战(二)优势与劣势三、发展导向(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定位1、总体定位:有为生态之乡广佛西部明珠2、具体定位:工业强镇物流重镇生态名镇(三)发展战略1、一轴两片,集约发展2、龙头引领,跨越发展3、生态为本,持续发展4、有为丹灶,和谐发展(四)发展目标1、经济实力大幅提高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3、现代城镇初步形成4、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四、发展路径(一)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发展版图(二)深化农村改革,协调城乡发展(三)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四)改善基础设施,推动突围跨越(五)坚持低碳理念,建设绿色家园(六)重视文化建设,营造文明新风(七)发展民生事业,提高幸福指数(八)推进政府转型,提升服务水平第3页共25页第2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5页五、重大项目(一)基础设施(二)园区产业(三)文化旅游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期间,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丹灶、金沙两镇合并为契机,抓融合,编规划,促发展,保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为我镇在“十二五”期间的新一轮科学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我镇经济年均增幅在全区名列前茅,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9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7亿元,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税收总额9.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03%、110%、130%、127%、137%,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6%、18%、18%、19%。(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十一五”期间,我镇致力于做精农业、做强工业、做大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42:59.31:36.27。现代农业取得突破。加大农业投入,从2009年起每年安排300万元农业发展基金;制定实施农田、鱼塘改造计划,到2010年底完成近半即5000多亩改造;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成功第4页共25页第3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5页引进了投资规模达1亿元的百容水产种苗繁育基地;加强西联等优质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推广先进种养技术和优质农产品,形成了以优质水产养殖、蔬菜、花卉和禽畜业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格局,农业结构、效益稳步提高。先进制造业不断壮大。以南海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完善配套设施、创新招商方式、优化综合服务相结合,在园区设立、扩建外资工业村,促进国内外优质企业落户和已有企业增资、扩股,引入了6家世界500强关联企业,汽配、精密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工业园区建设形成规模。增强华南五金产业基地承载能力,吸引“两高一大一低”(高科技、高效益、大投资、低能耗)项目进驻;在市内率先设立企业互助性质的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建立义乌南海五金馆,改造升级华南五金网,建成联沙五金模具城(首期),实施“雄鹰计划”,铺开“精益制造”,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传统五金提升步伐不断加快,获得省科技进步奖、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种创新性荣誉,成功创建南海首个集体商标“金沙五金”,“广东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名声响亮。第三产业态势喜人。仙湖度假区国医馆、养生园建成开业,高星级酒店增多,出入口重金改造,2006年获评佛山十大魅力乡村游景区(景点);康有为故居再次修葺、馆藏增加,大湿地公园户外拓展项目丰富。房地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以丹灶城区、金沙城区、仙湖、横江—联沙四大片区为主,以祈福南湾半岛领为龙头,名都畔山美墅、天晟·海琴湾、都市晴园、怡雅名苑等第5页共25页第4页共2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