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课堂教学教案课题简单机械总第6课时主讲教师乔阳讲课日期2012年月日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复习杠杆概念2、复习杠杆的平衡条件3、复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能力目标1、通过复习实验,回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通过复习,巩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思想目标1、通过复习,巩固实验的操作和分析培养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复习简单机械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杠杆、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教学难点力臂的确定、滑轮组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板书设计简单机械一、杠杆二、定滑轮三、动滑轮四、滑轮组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1.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支点:杠杜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在实际确定动力时,要看我们使用杠杆工作时为了达到预期目的,需要杠杆向哪个方向转动,能使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不论是哪个物体施加的力,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和确定动力时的方法相同,由力的转动效果来决定,阻碍杠杆向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就是阻力。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动力作用线就是通过动力作用点,沿动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动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所画的垂线长,也就是几何学中的点到线的距离。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阻力臂。(3)杠杆平衡条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就是:F1·l1=F2·l2或写成比例式:F1F2=l2l1(4)杠杆的应用及分类杠杆的实际应用中,可分为三类省力杠杆:其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时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费力杠杆: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等臂杠杆: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2.定滑轮(1)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2)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在不计摩擦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动力通过的距离和阻力通过的距离相等(s=h)。(3)使用定滑轮可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即要使重物上升,可在绳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而给人们带来方便。3.动滑轮(1)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2)在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的情况下,动力是阻力的12,也就是说可省一半的力。(3)使用动滑轮工作时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而且动力通过的距离是阻力通过的距离的2倍。4.滑轮组使用滑轮组,应注意两个关系式:(1)F=Gn.(竖直方向拉物体)(2)S=nh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的物体,B端挂重为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A.B.C.D.无法判断解析:题中给出的条件“AB=BO”看似平淡,实则“陷阱”,倘若认为二力的力臂相等,则会得出的错误选项,由图5可知,,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正确答案:B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图5例2.如图,物体A,重力为400N,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移动的距离为0.5m(不计绳与滑轮重)。在此过程中,作用在绳端拉力F为________N。图解析:对于竖直摆放的滑轮组,;而对于本题水平摆放的滑轮组,是应为(为摩擦力),正确答案填写“100”。例3.如图所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