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5.4打折销售一、教学目标:1.理解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复述。2.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打折销售中的具体现象。3.通过调查,体验和分析,充分感受身边的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打折现象,理性消费。4.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重点:分析问题找等量关系三、学习过程:环节一:课前复习1、在商品销售中你理解这些名词吗?成本价、原价、进价、提价、标价、售价、涨价、打折、利润、利润率2、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80元;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140元;进价100元的商品以150元卖出,利润是50元,利润率50%3、利润=销售价-成本价,售价=标价×打折率环节二:合作探究1、一家商店将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等量关系:利润=售价-成本价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那么每件服装的标价为:(1+40%)x_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80%(1+_40%)x___每件服装的利润为:80%(1+_40%)x-x由此,列出方程:80%(1+_40%)x-x=15解方程,得x=__125______________因此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____125____________元。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______找等量关系_____2、议一议: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读题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带入到实际问题作答环节三:课堂达标1、一只钢笔原价30元,现打8折出售,现售价是24元.2、一个书包,打9折后售价45元,原价50元.3、一件服装进价200元,按标价的8折销售,仍可获利10%该服装的标价是275元.4、一件商品在进价基础上提价20%后,又以9折销售,获利20元,则进价是元.5、原价X元的商品打8折后价格为80%x元;6、原价X元的商品提价40%后的价格为(1+40%)x元;7、原价100元的商品提价P%后的价格为100(1+p%)元;8、进价A元的商品以B元卖出,利润是B-A元,利润率是(B-A)/A。设计意图(目的):设置了比教科书更开放的问题。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案,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9、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出后每件的获得为2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解:设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x元。90%×(1+20%)x-x=20X=250答: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250元.10、节日某商场搞促销活动,把原定价3860元的进品彩电以九折优惠出售,结果仍可获利25%,问这种彩电的进价是多少元?解:设这种彩电的进价是x元。3860×90%-x=25%xX=2779.2答:这种彩电的进价是2779.2元.11、某件商品原售价是50元,因销售不好打九折出售,后又因商品紧俏提价若干,每件商品售价为54元,问提价的百分率是多少?解:设提价的百分率是x。54-50×90%=50×90%xX=20%答:提价的百分率是20%.设计意图(目的):前两道题的分析是重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读题,讨论,思考题目的已知和未知,考虑思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注意分析和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先用分析法。由未知找已知,执果索因;再用综合法由已知找未知,由因导果。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不知如何思考”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五、小节与收获: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那些疑惑?2、前置作业准备时的疑难解决了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