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1.3众多的人口》教案新人教版【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众多的人口【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重点)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难点)【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读图绘图法、计算法。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四模块六环节育人模式)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辩论赛:人类创造了世界,目前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同样也离不开我们人类的巨大贡献,那么“对于人口问题,是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教师当主持人,学生分南北半球两大组讨论。学生答出关键词:(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讨论)人多力量大、人是生产者、人是消费者、人多负担重。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反映我国人口拥挤热闹的情景、人口老龄化问题、失业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录像中的情景。在我国辽阔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人口,大家想不想了解我采取竞争、合作辩论式的形式直击中心,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得欲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景,让学生感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国的人口现状?究竟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3课众多的人口。检查知识预览:教师巡视并检查课前地理助学学习过程完成情况。我的困惑:学生交流讨论各自的疑惑、困惑,并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解惑。质疑解惑:一、人口最多的国家:师: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的总数是多少?生: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过渡语: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人口超级大国活动“绘一绘”:师:根据给出的数字完成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人口增长的特点?生:绘图总结:人口增长速度快。师:生读“我国人口的增长”,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运用图中的数据说说我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并讨论分析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生(分组讨论)小结:从人口增长图上可以看出:1600年前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1600年后,尤其是1949年以后曲线较陡,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原因:1、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2、经济文化迅速发展;3、医疗卫生条件日益改善,4、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和庞大的人口总量。师: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善于质疑的能力。内容比较简单培养学生阅读和自学能力。利用绘图法完成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直观生动、形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从图中提取信息综合的能力。学生分组讨论,畅所欲言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多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培养学生的生: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过渡语: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人口增长如此之快。人口增长过快,究竟是不是好事?教师展示多媒体图片、拓展材料:(播放人口增长过快带来问题的图片)1、我国每年的新增人口需消耗掉20%的新增国民收入,从1952年到1988年的37年中,国民收入虽增加10倍,但人均收入仅增加4.8倍。由于每年净增人口多,1990年我国人均耕地已降到不足0.1公顷,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淡水资源也只及世界的1/4。我国粮食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占有量只及美国的22%。2、197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1960~1970年,我国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875万);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当年新增人口1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570万,超过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