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复习一、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回顾活动,引导学生从所学定理中总结出因式分解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探究推理的过程。首先思考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二、学习者分析:1、在本课学习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①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②公式法分解因式。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有关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回顾中得到巩固、提高。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因式分解全过程,进一步发展提高自己能力。2、会用公式法直接推出容易看出的多项式分解结果。3、能够熟练地运用公式法,熟练地写出分解过程。(二)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较难难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三)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四)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的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认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结论和对自己的超越,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作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交流回顾—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动手实践,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进自主探究。3、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六、教学和活动过程: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本节课主要为数学教学活动,需40分钟完成。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提出问题[引入]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下,相互之间交流下,完成下面问题:课前热身1.(2007年·南京)分解因式:3x2-3=.2.(2008·河北)分解因式:X2+2xy+y2-4=.3.下列多项式中,能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是()A.x2-yB.x2+2xC.x2+y2D.x2-xy+y24.(2007年·济南)分解因式:a2-4a+4=.5.(2008年·桂林)分解因式:a3+2a2+a=。6.(2006年·呼和浩特)将下列式子因式分解x-x2-y+y2=.7.(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