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二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描述两栖类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通过比较蝌蚪与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难点)能力目标:1、通过比较分析蝌蚪与鱼的相似之处,认识两栖动物生殖发育过程受到水的束缚。2、比较蝌蚪和成蛙的不同之处,认识青蛙的变态发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和资料分析,关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能有效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在多次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在教学中,及时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来回答,引起他们思维的碰撞。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设计,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有关两栖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各类两栖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展示谜语:妈妈有腿没有尾,儿子有尾没有腿,儿子长大变了样,脱掉尾巴长出腿。猜谜,回答:青蛙以“你知道哪些两栖动物”为5分钟(打一动物)提出问题:1、你知道青蛙属于哪类动物吗?2、你还知道其他的两栖动物吗?同学们的认为正不正确呢?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动物的生殖发育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让我们从中找找答案吧。板书:第二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1、回答:两栖动物2、畅所欲言:学生1:蟾蜍。学生2:乌龟、螃蟹。学生3:娃娃鱼、鳄鱼。学生4:鸭子。鹅。……本课留下一个悬念,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探求答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探究呈现问题组织交流8分钟一、两栖动物的生殖过渡:昆虫在生殖时候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理现象,青蛙在生殖时有没有独特的生理现象呢?(插放青蛙生殖的录像)请大家结合课本P47的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提出问题:1、什么时候什么环境条件下才能听到蛙叫?2、所有的青蛙都会鸣叫?青蛙为什么鸣叫?3、鸣叫吸引雌蛙后又有什么生殖现象?4、青蛙抱对后精子与卵细胞在哪里结合?有何意义?5、青蛙受精卵上边颜色深有何作用?6、你能结合课本P47的内容描述青蛙的生殖过程吗?雌雄蛙成熟后,在池塘边,通过鸣叫来,雄蛙和雌蛙经过_____,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到_____中,精子和卵细胞阅读分析、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1、结合生活经验回答2、分析回答:雄蛙,求偶,吸引雌蛙。3、抱对4、水中,意义说的不是很到位5、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有利于受精卵的发育。在学习被子植物、昆虫的生殖过程时,学生有了基础,学生很有自信。在理论上讲,只要学生能够自学的教师就不要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能自学的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合作小组不能解决的教师才点拨。组织学生快速的抢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在____中结合,形成受精卵。6、试着说出青蛙的生殖过程。竞争意识。点拨建构5分钟点拨:1、雄蛙鸣叫为了求偶,求偶为了抱对,抱对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卵的受精率。2、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相遇,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属于体外受精。总结:我们一起来回顾青蛙的生殖过程,,想一想青蛙的生殖有什么特点?必须在水中进行吗?青蛙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观看青蛙的生殖过程。明确青蛙的生殖过程。1、观察雌雄蛙的抱对现象,知道抱对利于精液直接排在卵细胞上,提高卵的受精率。2、和老师一起总结青蛙的生殖过程和生殖特点,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生、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对青蛙的生殖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交流时的难点及时变换方式加以巩固。对整个青蛙生殖过程进行梳理,进而总结青蛙的生殖过程和生殖特点。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概念。引导探究呈现问题8分钟二、两栖动物的发育回答:不能,发育成蝌蚪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尝试在书过渡:出示受精卵图,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入发育阶段,青蛙的受精卵能直接发育成青蛙吗?青蛙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青蛙发育过程的视频。(播放青蛙的发育过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