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0页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A卷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春秋时期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B.春秋时期社会比较安定C.分封制逐步瓦解D.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流2.下列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A.原始生产工具B.原始农业C.火的使用D.木构水井3.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有效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其依据是A.派张春出使西域B.开通丝绸之路C.源班超出使西域D.设置西城都护4.《史记》是历朝国王经筵中(皇帝听讲书史的地方)必讲内容。大臣往往借讲史之际,联系现实政治,提出参考建议,以便更好地治理王朝。明宗时期,有大臣上疏曰:“自上圣学高明,《四书》必讲之后,当以《史记》进讲。治乱兴亡,人物邪正之易知者,莫如《史记》。”《史记》在历史上的地位是A.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B.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第2页共10页C.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D.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5.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A.西域都护B.安西都护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6.世界上出土化石、石器和灰烬等遗存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D.半坡居民遗址7.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A.书写载体的演变B.手工技艺的精湛C.中国汉字的发展D.早期文明的曙光8.孔子的思想记载在A.《老子》B.《左传》C.《论语》D.《战国策》9.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B.发展经济C.勤政爱民D.增强军事力量第3页共10页10.“伐无道,诛暴秦”说明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B.统治者争权夺利C.秦的暴政D.外族入侵11.如图节选自历史老师上课使用的幻灯片,据此可判断学生正在学习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B.秦二世而亡的原因C.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D.三国两晋社会动荡12.据史书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你认为下列政治活动属于这位“使君”是①三顾茅庐②联孙抗曹③挟天子以令诸侯④成都称帝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河南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下列是河南境内的物质文化遗存的图片,能够直接反映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是A.嵩阳书院第4页共10页B.龙门石窟奉天寺佛像C.大运河(河南段)D.安阳殷墟14.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①造纸术②活字印刷术③雕版印刷术④转轮排字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5.秦汉时期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文化,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成就有①华佗研制出“麻沸散”②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③西汉人民发明了造纸术④祖冲之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16.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该诗句中“轩辕”指的是()A.炎帝B.大禹C.黄帝D.舜17.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下列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的搭配,正确的是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江苏射阳外国语学校期中)中国古代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思想家第5页共10页是()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19.俗语“家家观世音,人人阿弥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教在中国民间的盛行。请问佛教传入我国是在()A.秦朝时期B.西汉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20.下图“▲”应填写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政权并立与经济重心南移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二、列举题21.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战役名称(1)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2)项羽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4)导致前秦政权瓦解的重要战役——三、简答题22.北魏孝文帝改革,积极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