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功能》教学设计浙科版必修3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以碳循环为例说明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进行着反复循环的运动,结合图解说明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以及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和能量流动示意图等,增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为题撰写小论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2.学生通过体会能量流与物质流之间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的自然观和科学的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重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特点。(3)碳循环过程图解。(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2.难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3.疑点在生态系统中为什么只能是物质循环,能量能否循环。4.解决办法(1)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知识重点、难点编制成图文、音形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使它们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难理解的内容转化为易接收的知识。(2)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维能力,讨论交流将知识化难为易。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模式,采用自学、讨论与讲述法。五、教具准备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多媒体软件及电教设备。2.电视录像带、放像机。六、学生活动设计1.自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全部内容。2.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教师点拨指导。3.交流总结,相互取长补短,获取新的知识体系。4.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归纳小结,课后练习,写小论文。七、教学步骤学习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二生态系统的功能(一)物质的循环流动出示生态系统的图片:作为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首先学习讨论生态系统的物质的循听阅读教材、思利用图片引出新课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信息处理(二)能量的单向流动学习阶段环流动。请学生阅读教材P82,思考以下问题:1.大气中的碳素是怎样转变为植物体内的有机碳素的?2.动物是怎样获得营养的?3.生物体内的有机碳素能够返回大气或水域中吗?4.微生物在地球上碳素的流动过程中起怎样的作用?5.石油等燃料中碳素能够转变为植物体内的有机碳素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需要能量,那么,这些能量从哪来呢?教师放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电视录像片和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身临其境,看教师活动考、讨论、回答其余同学评价。观看视频,学生活动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热爱家乡,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设计意图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全过程完录像后,请学生讨论。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思考、讨论问题通过电视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的观察以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检测小结点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2.能不能从动物开始?为什么?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的来源是什么?4.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指的是什么?5.绿色植物体内的能量有几条去路?哪几条?6.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7.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有什么关系?教师出示投影片上的习题。指导学生做题。教师及时点评。请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小结学生做习题,讨论、回答、其余同学评价。及实地考查生态系统,结合课本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体会能量流与物质流之间的关系,增强辩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