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教材分析:显微镜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学生刚开始有浓厚的兴趣,但使用方法繁杂,学生因记忆不牢固而在今后使用时不按一定的程序使用,无法观察到物像从而失去兴趣。教学中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编成浅显易懂的顺口溜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有效记忆,从而达到快速记忆、牢固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能力目标: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教法:引导、演示、指导。学法:自主、合作、讨论、动手练习。课前准备:教师:1、准备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自定组长。教学过程:走进新单元:指导学生看书35页图及阅读课文,指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的细胞,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要想探索生物的奥秘,就必须先来了解细胞。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要想了解细胞的结构就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引出主题:练习使用显微镜。出示学习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介绍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片、擦镜纸等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师:指导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名称及作用。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课本彩图及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师:随机抽取一位学生上台前指认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作用。重点介绍显微镜的镜头、反光镜、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和用法等。二、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自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7—39页,时间5分钟,并思考下列问题。出示思考题: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2.实验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时眼睛要注视着物镜?3.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纸上的“上”字吗?4.玻片标本“上”看到的物像是什么?5.把玻片左右移动,看一看视野中的图像如何移动?为什么?6.如何计算物像放大倍数?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步骤。教师:指导学生对照书中要求,规范操作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四)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学生按老师要求分组开始练习使用显微镜。学生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分组:两人一组,边看书边按步骤动手操作。两人互相纠正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可以先观察“上”字玻片。(五)教师提示强调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2.对光(1)安物镜时,先上升镜筒,最低镜头与载物台4厘米左右,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手指不能扳动物镜,要握住转换器边缘。当有“咔”的声响时,物镜正好对准了通光孔。(2)对光圈:转动转换器,选择光圈(光弱用大光圈,光强用小光圈)(3)对光: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看右眼睁;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④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3.观察(1)放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2)调焦:先下降镜筒,物镜接近玻片但不能挨着。注意:镜筒下降眼睛必须从侧面看着物镜。再慢慢上升镜筒,左眼注视目镜内,直到看清物像。(3).观察:上下左右移动玻片,看像如何移动。师提问:“上”字看到的像是什么?生回答:是一个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4.清洁和收镜师提示学生: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生回答并动手操作:擦拭---转动---下降---放镜---送回原处师强调:先上升镜筒,取玻片,再转动转换器两物镜偏两旁,缓缓下降镜筒到最低处。(六)随机抽一名学生上台前边说过程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指出不正确之处、并纠正。教师再次强调重点及注意事项。(七)检测思考题: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有哪些?一.取镜与安放二.对光三.观察2.实验显微镜观察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