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建知识体系][明学习目标]1.掌握1个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2.分清2个特征——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3.理解3个表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三个表现[备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并增强政治认同2.科学精神——通过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理解,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培养考生的科学精神3.公共参与——通过对中华文化发展历程的把握,促使考生自觉投身到振兴中华文化的实践中去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史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不能把文字等同于汉字文字指人类所有的文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字和汉字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是包含关系,不能用共性代替个性。二、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2.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也经历了衰微的过程。3.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一、判断题1.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提示: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2.中华文化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提示: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3.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提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二、选择题4.2018戊戌狗年指导性年度汉字——感。在《说文解字》中,“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而“感”作为指导性年度汉字,预示2018是有感即通,相亲相爱,激动人心的年。这说明()①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②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③汉字是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B“‘感’作为指导性年度汉字,预示2018是有感即通,相亲相爱,激动人心的年”,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文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不是汉字,②表述错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而不是汉字,③错误。2018戊戌狗年指导性年度汉字——感,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解释,体现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④符合题意。5.“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古籍的保护()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籍的保护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表述错误,排除。本框题考点主要结合中华文化的典型事例、热点话题来命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准确解读和对教材知识的正确理解,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而有之。复习时,重点是正确区别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内涵和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典例](2013·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