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医药]急性脑梗塞的治疗进展[复制链接]潇洒如风大家网教授威望0点经验41364点积分55235精华2帖子138451楼发表于2010-4-2520:07|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打印|超级分享【关键词】脑梗塞治疗脑梗塞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其病死率排在心肌梗塞和癌症之后,居第三位。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但是,目前在治疗领域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已成为最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塞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1溶栓治疗1.1“时间窗”治疗缺血脑组织的病理损伤呈渐进性发展,因此溶栓时机有时间限度[2]。溶解血栓、恢复血供是目前国际上认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措施。超早期“时间窗”是溶栓治疗的关键。在临床实践中,在发病6~12h之内CT、MRI尚不能充分显示梗塞灶的大小,往往延误了溶栓的最佳时机。1991年,英国的Bamford等人提出了OCSP分型法[3]以指导临床治疗。该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依赖于CT、MRI的检查结果,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根据病人的全脑症状和局灶脑损害症状迅速分出4个亚型,提示闭塞血管和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为溶栓争取了时间。溶栓的时机:RinglebPA等[4,5]研究认为3~6h内溶栓治疗是十分有效的。不同个体对缺血的耐受能力不同,故溶栓时间有个体差异。NINDS报道,6h内溶栓有效率为51.4%,24h有效率为8%。Wise认为,24~72h内半暗带区仍有被救活的希望。1.2溶栓治疗的主要方法1.2.1静脉溶栓静脉推注或静脉滴注仍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溶栓方法。静脉溶栓要求的技术设备简单,方便快捷,操作技术容易掌握,创伤相对较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但静脉溶栓用药剂量较大,对纤溶系统影响大,出血较多,尤其对大血管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差,再通率较低,比较适合弥散性微血栓的溶栓。1.2.2动脉内溶栓治疗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动脉溶栓的一般方法是采用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或颈动脉,借助DSA图像跟踪,由微导管导航进入脑血管,可进行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是高度特异性的易形成血栓栓塞的部位,在脑梗塞发作6h内施行动脉内溶栓,能够在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之前对缺血性脑组织进行缺血再灌注,从而改善脑梗塞的预后。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用药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溶栓效果确切,再通时间短,对纤溶系统影响小,时间长,较为适合大血管的单一血栓或少量血块的栓塞以及术后暂不适宜静脉溶栓的患者[6]。但动脉溶栓需要DSA等昂贵的检查设备、操作复杂、耗时长、需训练有素的介入和神经专科医师的配合,这使得动脉溶栓难以在更多医院开展,甚至许多符合条件的病人也不能及时被施行动脉溶栓治疗[7]。1.3溶栓药物1.3.1尿激酶(Urokinase,UK)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疗效确切。100万~150万u(最大量345万u)其中10%首次静推,其余置入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在6h内经动脉或动脉导管血栓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及主要分支、椎动脉、基底动脉堵塞,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的动脉再通,从而迅速改善病情。动脉给药量18万~120万u。1.3.2链激酶(Streptokinase,SK)近年经欧、美、澳大利亚多中心试验结果认为,该药会增加病死率,已停用。根据文献报道,尿激酶、链激酶出血并发症占9.3%~32.5%。1.3.3第2代溶栓制剂阿特普酶(TPA)是一种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丝氨酸蛋白酶,又称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PA),削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促进纤溶酶生成而溶解血栓,常用量t-PA≤0.85mg/kg,动脉给药t-PA20~100mg/次。常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直接催化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常用量10~100mg,动脉给药20~200mg。病情严重者慎用。2降纤治疗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所以降纤治疗对急性脑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