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九年级数学1.2.1展开与折叠(第1课时)教案北师大版教法及学法指导:为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数学素养的提高,确立本节应用“自主学习—互动探究—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自己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展开数学活动.通过课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乐于接触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乐于探索.本节的重点是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展开,展成平面图形,并将11种平面展开图分类.难点是将正方体11种平面展开图分类;能找出平面展开图中哪些面是对面.因此在处理时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平面展开图的分类,归纳出找平面展开图中对面的方法.课前准备:制作课件,自制立方体,学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请看这是我做的正方体纸盒,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多媒体展示图形及问题)(生)(齐声):正方体有6个正方形的面,有12条棱.(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正方体的盒子如粉笔盒.这些盒子是如何制作的呢?为了制作的需要,我们就要了解正方体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板书展开与折叠)二、动手操作,互动探究1.探究发现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师):请同学们将准备好的小正方体纸盒沿某条棱任意剪开,看看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注意剪开正方体棱的过程中,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个面至少有一条棱与其它面相连.学生进行裁剪,教师巡视。把学生剪好的平面图形贴在黑板上(重复的不再贴),可以得出11种不同的展开图.(如果不够老师可以补充.)(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能否将得到的平面图形分类?你是按什么规律来分类的?(学生分组讨论)(生):分4类.第一类,中间四连方,两侧各一个,共六种.第二类,中间三连方,两侧各有一、二个,共三种.第三类,中间二连方,两侧各有二个,只有一种.第四类,两排各三个,只有一种.(有的学生分3类,只要合理都应给予肯定.)课件展示分类第一类:“1+4+1”型第二类:“2+3+1”型第三类:“2+2+2”型第四类:“3+3”型(师):将正方体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需要剪开几条棱?与同伴交流,你们的结果是否一致?(生):由于正方体有12条棱,6个面,将其表面展成一个平面图形,面与面之间相连的棱有5条(即未剪开的棱),因此需要剪开7条棱.2.应用新知,发现规律(师):屏幕上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正方体: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多媒体展示练习题:下列图形能围成正方体吗?(1)(2)(3)(4)(经过讨论思考后学生回答)(生):(1),(2),(4)三个图形不能折叠成正方体,(3)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师):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平面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不能折叠成正方体的图形有“田”字形或“凹”字形或一条直线上有5个正方形.(师):这个同学回答的很好,下面老师给大家总结两句口诀,“一线不过五,田凹应弃之”.(多媒体展示口诀及图例)3.探索平面图中的对面邻面议一议:如图,把图形折成一个正方体,折好后,A,F的对面和邻面字母分别是什么?先想一想,再折一折,看看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多媒体展示议一议)(师):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生):A的对面是E,其他的字母是邻面;F的对面是C,其他字母是邻面.(师):在平面图形中折叠后相对的两个面有着怎样的位置关系,大家想一想,议一议?(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师):哪位同学来说说你的发现?(生):同一直线上相间的两个面是对面.(师):这个同学回答的很好,下面老师帮大家总结两句口诀,“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下面我用具体图形解释一下这两句.(多媒体展示)(1)相间、‘Z’端是对面A和B是相对的面(2)间二、拐角邻面知C和D是邻面三、收获园地(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ABABCDCD(生):今天这节课使我知道了立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有11种.还学习了四句口诀“一线不过五,田凹应弃之,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四、检查反馈(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自己学的怎么样?1.一题多变①判断无盖正方体盒子的展开图②补画正方形,使之成为正方体展开图.2.一题多解如图是一个3×5的方格纸,请在方格纸中画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