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万盛区交通工作情况汇报区交通局2009年4月1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调研万盛交通工作。万盛作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之一,寻求转型之路迫在眉睫,交通建设急需先行。借此机会,汇报四个方面的情况。一、万盛交通现状截止2008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953公里,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算为168.64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人口计算为35.29公里/万人。公路设施方面:境内基本形成了以綦万高速、省道303为主骨架,以13条县道、21条乡道、1条专用道为支撑的公路网络。其中列养公路里程411公里(包括省道128公里,县道118公里,乡道165公里);已安装波形防护栏、柔性护栏和示警桩93.1公里;划出安全标线66.7公里,设置安全警示标志260处,全区县乡公路好路率达74.37%,综合值76.57。运输水平方面:辖区出租汽车108辆、客运班车260辆(其中91辆非万盛籍班车),货运车辆15512辆;建成二级客运站1个,镇通客车达100%,村通客车达74%;客运线路发展到37条(其中农村客运线路18条),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跨省市客运线路2条;客运量654万人、客运周转量26399万人公里,货运量2060万吨、货运周转量134483万吨公里。二、万盛交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近年来,虽然我区交通建设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环境日益改善,但远远不能满足地区转型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我区交通结构单一,等级低路况差。目前我区只有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无空运和水运。一是公路密度比全市水平高,但公路总体技术等级低:一级以上公路9公里,仅占总里程的0.94%,全市一级以上公路1435公里,占总里程的1.43%;二级公路37.633公里,仅占总里程的3.95%,全市二级公路5940公里,占总里程的5.91%;三级公路61.319公里,仅占总里程的6.44%,全市三级公路3910公里,占总里程的3.89%;四级公路437.923公里,占总里程的45.96%,全市四级公路30889公里,占总里程的30.71%;等外级公路406.922公里,占总里程的42.71%,全市等外级公路58413公里,占总里程的58.07%。而绝大部分等级不高、路况差、通行能力低的公路却承载着我区重要产业的运输任务,落后的交通条件严重的制约了地区的转型发展。二是铁路运能较差且等级低:铁路是区内煤炭外运的主要运输通道,主要以渝黔铁路三(江)万(盛)支线及其延伸段万(盛)南(川)铁路为主体,连接5条煤矿专用运输线构成铁路运输,第3页共9页第2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9页但是这两条铁路的等级低,通行能力得不到保证,并主要承担货物运输,无客运。(二)出境通道建设严重不足。目前全区出境通道中,只有一条一级路(即綦万公路),万盛—南川高速公路还未启动建设,还没有一条标准的二级路连接周边区县,导致我区到重庆主城区,以及渝南黔北的出境通道不畅。万盛作为重庆通往黔北的重要门户,如果不尽快解决出境通道问题,不仅将严重影响万盛资源型城市转型,而且将影响畅通重庆建设步伐。(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未真正形成。我区唯一的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缺少有效连接通道,万南铁路车站连接线等级低;綦万一级公路平山立交出口缺乏有效连接,连接路现状等级低,连接方向单一,大大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服务半径。另外,南(桐)、青(年)、关(坝)产业带缺少高等级公路,特别是通往重庆(万盛)煤电化基地无高速公路、铁路支撑。而现有公路、铁路运输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各种运输方式站场还未布局,无物流中心、园区来承担真正联运组织的重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急需完善。(四)建设资金缺口大。一是上级补助资金有限。按照国家政策,予村通达通畅10万元/公里、乡通畅40万元/公里的补助,但是村通畅工程西部还没有启动。而实际造价村通达工程达到50~100万元/公里、村通畅80~150万元/公里、乡通畅150~200第4页共9页第3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