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专题大智慧中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生产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具体原因如下:二、主要工程举例1.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西线、中线、东线三条调水方案2.西气东输(1)西气东输工程图示:(2)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概况:西气东输工程气源市场主干管道一线工程新疆油气田长江三角洲西起塔里木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甘、宁、陕、晋、豫、皖、苏,东至上海。主干管道全长4200km,2004年全线贯通,年输气量120×108m3二线工程新疆油气田、中亚油气田珠江三角洲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广州,全长4900多千米,年输气量300×108m33.西电东送(1)北线:由内蒙古、陕西、山西等省区向华北电网输电。(2)中线:由四川、重庆、湖北等省区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3)南线:由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向华南输电。4.晋煤外运我国能源空间分布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又进一步从需求上拉大了这种差异,出现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现象。交通运力不足是山西能源基地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铁路运输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运煤通道如下表所示:类型线路东西运煤通道通往东北三大干线:集通线、京包—京沈线、滨洲线通往华北四大干线: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口)、石太—京石—京沪线(在天津港出口)、陇海线(在连云港出口)南北运煤通道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沿海运煤通道以海港为枢纽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1.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得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2.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3.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读图,完成1~3题。1.图中资源调配工程是()A.南磷北运B.南电北送C.南气北送D.南水北调2.与其他线路相比,该线路的优点是()A.工程量最小B.交通最便利C.耗能较少D.移民最少3.该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是()A.缓解京津冀地区能源短缺B.可能增加大气污染C.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态恶化D.减轻雨季洪涝灾害解析:1.D2.C3.C第1题,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我国的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第2题,丹江口水库向北地势逐渐降低,可自流,耗能较少,C正确。第3题,南水北调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是缓解水资源不足,一定程度上遏制生态恶化,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C正确。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荆门、荆州,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860km。结合下图,完成4~5题。4.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A.贵州B.东北地区C.新疆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5.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④降低运输成本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4.D5.D第4题,贵州省地质结构复杂,不适宜大规模开采煤炭,新疆调出煤炭虽潜力巨大,但路途遥远,前期建设量大、成本高、见效慢。因而,可供选择的最佳方案是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第5题,建设北煤南运大通道可以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缩短运距,降低运输成本。6.走进“十二五”时,回头再看我国跨世纪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问题。(1)写出我国四大工程名称: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_工程和_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_工程。(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_工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