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智能文件交换子系统设计与特点2系统建设技术路线(一)系统设计路线1.总体设计路线(1)采用业界主流、成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并且为未来发展保留空间。(2)系统具有高度的配置灵活性,能够快速地定制所需要的表现形式,提高效率。(3)系统能够在数据、业务、服务三个级别上任意扩展,能够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新功能、新业务的增加能够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下实现。(4)在整个应用系统的运行中涉及到实时过程控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计算机软件、系统安全诸多环境,系统将分别采用各类不同的技术实现,为了能够保证今后各种技术的随时更新,且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平滑性,系统的软/硬件体系架构将采用合理的层次化设计。(5)系统的运行应是安全、可靠的,具备完善的、分级的操作/访问权限控制机制。(6)保证数据的访问、存储、传输是安全、可靠的,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具有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7)系统应具有可测试性,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2.硬件设计路线(1)智能交换箱作为纸质公文流转的基础设备,也是奠定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靠的基底。因此选择智能交换箱设备将考虑实现功能。要智能交换箱能够准确判定故障问题、简便而快速的进行维修、局部维护不影响系统运行作为系统设计的中心指导之一。智能交换箱提供纸质公文的分发、领取操作,面对大量的公文分发工作,操作信息的采集、验证时效性要求高,所以其数据处理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与公文业务处理对数据处理技术有所不同,所以将考虑借鉴工业过程控制的成熟技3术,不但提高智能交换箱运行的稳定性,而且提高系统运行的时效性。智能交换箱将按照现在及未来功能的要求,平滑扩展其功能,所以智能交换箱需要深度的模块组件化设计,保证交换箱功能的增加、组件实现技术的更新升级不会影响到系统、乃至其它交换箱的运行。为了提高系统的维护简变性,尽可能减少平均故障恢复时间,交换箱的组件要具有自检功能,快速定位故障点;并且组件要具有独立电路、维修手段简单;并且为系统提供准确的故障报告信息。(2)数据库服务器的选择及配置将满足系统性能的设计,保证当前及未来业务数据发展对设备的要求。(3)其它配套设备,包括交换设备、条码扫描设备、打印设备、业务工作站设备等的选择及配置将满足系统功能设计的实现。3.软件设计路线(1)应用软件应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以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2)采用完整、最新而成熟的应用软件技术和产品。其各项技术采用具有开放性、可移植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的实现技术。并且包含与OA系统的接口。(3)构造快速、有效、功能全面的应用平台,包括报刊订阅分发处理功能、公文业务处理功能、非业务处理的辅助功能、以及应用软件的维护管理服务模块。(4)系统内部的各级数据接口、数据标准、数据库表结构应保持统一的标准,并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已制定的通用规范。能够与保证与国办交换站、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文电处的衔接。网络架构设计4网络架构(1)交换箱与监控工作站布置在统一工作场所,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局域网,可以独立在交接场所独立布线。(2)监控工作站与数据库服务器从安全及统一管理的角度出发,数据库服务器将放置在信息中心的机房。这样数据库服务器与监控工作站将通过部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相连通。考虑到监控工作站实现数据验证的基础信息均置于数据库服务器,监控工作站之间的数据通信性能也会影响到交换箱的实时处理性能,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能会采用监控工作站与数据库直线链接,或监控工作站与数据库建立独自的VLAN。(3)数据库服务器与业务工作站业务工作站与数据库服务器构成应用环境,特别在智能文件交换系统与OA系统集成后,业务工作站同时也是OA系统下的客户端平台,此时业务工作站、5数据库服务器、OA系统服务器通过部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功能设计智能文件交换系统将实现报刊订阅及分发、机要信件的收发、机要文件的收发及流转等业务处理功能;箱存浏览、公文流转追踪、查询统计、催取提醒等非业务性辅助功能;系统维护管理、交换箱管理等...